-
【内网】关于召开2019年度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提名工作沟通会的通知
2019-01-08学校于1月24日在人才工作办公室网站通知公告栏发布了“腾讯基金会启动科学探索奖,欢迎青年教师报名”的通知及相关事项(详情请点击http://talent.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20039&object_id=110441了解)。“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联合众多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的奖项。该奖项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遴选出50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可获得300万元人民币,分5年发放,每年60万元人民币。科学探索奖第一年设立,为使有兴趣的老师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情况,“科学探索奖”秘书处将到我校举办工作沟通会,介绍奖项实施管理办法与申报指南、了解情况、解答疑问,沟通会具体安排如下:时间:3月22日(下周五)上午10:00-11:3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活动中心(李摩西楼)1楼西溪厅欢迎感兴趣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 人才工作办公室2019年3月15日
-
【内网】转发“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2019-01-08各位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请我校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请。 我校接收材料截止时间2019年4月10日中午12:00。申请人打印纸质申请书及附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封面盖学院公章,此份学校留底),持院系科研科开具的用校印联系单及纸质材料,交至紫金港校区科研院东三123。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后。 科研院联系人:吕翠翠,薛建龙,88981080,new@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9年3月5日 附件: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申请须知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
-
【内网】关于申报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项目的通知
2019-01-04各学院(系)、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度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项目计划,2019年我校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申报安排如下:一、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将于2019年1月5日开始申请,详情请登陆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查阅(https://www.csc.edu.cn/chuguo/s/1471)。请有意向申报的教师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尽早准备邀请信和申报材料。(一)申请人基本条件1.申请人应符合“2019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选派办法”规定的要求,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课题,出国研修计划应紧密结合在研项目、课题、所在单位重点工作;具有学成回国为学校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申请人应为我校正式在职教师,且至少在我校工作两年以上,其中大学本科毕业后一般应在我校工作五年以上。3.高级研究学者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5岁(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访问学者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0岁(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请留学身份为博士后的教师,年龄不超过40岁(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4.曾公派出国留学半年及以上的人员,一般应回国服务两年以上。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者、录取后未经批准放弃资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内不能再申请;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同意放弃留学资格者,2年内不能再次申请。暂不接受已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但未执行人员的申请。5.其他申报要求详见“2019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选派办法”。(二)外语要求详见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类别外语合格条件”。如去非英语国家访问,邀请信中如明确说明工作语言为英语,则须提供英语合格证明材料。自行参加WSK考试者,请注意查看全国外语水平考试网的有关安排。(三)报名及申请材料要求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人,通过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apply.csc.edu.cn)”注册后登录进行网上报名,请仔细对照国家留学网上选派办法中“应提交的申请材料及说明”的要求在网上提交材料,并准备一份完整的书面申请材料(含上传附件)提交到学校人事处,需申请人所在单位填写申请表中“单位推荐意见”并签字盖章(请勿用签名章)。在正式提交所有书面申请材料前,请将申请表中“单位推荐意见”内容的电子稿(doc或txt格式)发至lina2012@zju.edu.cn,请注意确保电子版与书面推荐意见内容完全一致。为保证顺利申报,请仔细阅读申报人员注意事项,务必在2019年1月11日之前完成网上平台的申报工作并提交所有材料。网上信息平台关闭后将无法进行任何修改操作。(四)申报时间及受理地点申报时间:2019年1月5日—2019年1月11日受理地点:人事处(紫金港校区东三104-12)联系电话:88981610电子邮箱:lina2012@zju.edu.cn(五)录取及派出本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3月底完成录取工作,录取人员必须于2020年6月30日前派出,否则将取消留学资格。录取人员派出前须办理校内审批、签约公证等手续。对被录取人员,留学基金委原则上不再受理各种原因改派其他留学单位的申请,且无特殊原因不能放弃留学资格;自动放弃留学资格或经同意的放弃留学资格都将在再次申报时受限,请各位老师申报时慎重考虑。二、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与部分高校签署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合作项目,我校每年按照签约名额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公派留学,资助费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我校1:1配套共同出资。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网上申报时间预计为2019年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一)项目申请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扩大青年教师境外研修受资助面,2019年我校对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校内选拔基本要求如下:1.申请人要求:聘用在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的青年骨干教师,且在我校工作两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综合素质好,为本学科学术骨干,在研究领域作出显著成绩或已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显示出较大学术潜力;未曾入选过学校各类出国项目;外语必须已满足“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类别外语合格条件”(以正式申报时留学基金委规定的外语条件为准);长期公派出国回校工作两年以上;身体健康,能胜任国外研究工作。2.申请人研修单位要求:须为国际著名院校或研究机构,或其所在学科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或申报人合作教授为本专业国际著名教授(提供相关说明材料)。申请人所在学科应与申请研修单位有实质性联系;已获得外方邀请信或邀请意向(正式申报前须获得正式邀请信),邀请信中出国起始时间应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3.其他要求:国家留学基金委不支持拟赴港澳台研修的申请者。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人员在项目申报时回国工作须满五年。一旦入选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入选者必须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派出,否则视同放弃留学资格,并且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留学基金委的项目。(二)推荐及选拔流程1.请符合青年骨干项目申报条件的申请人填写“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项目教师申报表”,个人签名后提交至学院(系)。请各学院(系) 根据学科需求和申报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拔推荐,并于2019年1月8日前将本单位推荐人选申报材料纸质版报学校人事处(紫金港校区东三104-12,联系电话88981610)。推荐材料包括“学院(系)推荐人员汇总表”(需分管领导签字盖章)及每位推荐人员完整的“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项目教师申报表” (电子版同时发至lina2012@zju.edu.cn)。2.申报该项目人员需先行申报2019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学校将在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约并确定名额后,组织遴选。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参与申报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的教师。3.本项目正式申报有关事项将根据留学基金委具体项目要求另行通知。三、其他有关出国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的其他出国研修项目如“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等,可自行参看留学基金委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并仔细对照各类项目的申报要求和申报时间;各类项目不得重复申报。人事处2019年1月3日
-
【内网】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中德合作与交流项目指南
2019-01-02各位老师:现转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中德合作与交流项目指南”,请我校老师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申报。科研院联系人:吕翠翠,薛建龙 88981080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9年1月31日Call Guidelines for Sino-German Scientist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In accordance with an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nd the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endorsed by the Joint Committee of the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SGC) in 2018, the SGC intends to launch a call for proposals to support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scientists in China and Germany. The call includes two funding measures: a Mobility Programme and Workshops. The proposed collaboration must be based on a joint proposal for a single project/workshop (or both), with one team based in China and one team based in Germany.I Programme Information1.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Workshops” is to provide a flexible platform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exceptionally qualified scientists based in China and Germany to stimulate new collaborations, prepare a specific joint project, or explore possibilities for specific, topic-related collaboration.The “Mobility Programme” serves to facilitate b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a research team in China and a research team in Germany by funding multiple visits (up to 3 months per visit) and small-scale workshops over a period of 36 months.2. Subjects coveredAll fields of natural sciences are covered,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ife sciences, medical sciences, engineering science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3. Implementation periodThe workshops proposed in response to this call can only be held in 2020. Please note that for workshops to be held in 2019, the Sino-German Center will continue to apply the continuous submission model.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time required for processing, such proposals can only be accepted until 30 June 2019.The implementation period for mobility projects approved within this call will be from 1 January 2020 to 31 December 2022.4. EligibilityApplicants must be researchers based at a Chinese/German university or research institution.Applicants from Germany must have completed their research training by obtaining a doctorate and be eligible to apply for funding from the DFG. Proposals may not generally be submitted by persons working at an institution that is not non-profit, at a government-run institution or at one that does not permit the immediate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a generally accessible form.Applicants from China must be a PI or participant in a NSFC grant (ongoing or already completed) with a duration of at least 3 years. The Chinese applicant’s support organisation must have registered at the NSFC. Lindau alumni previously supported by the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but without an NSFC grant at the time of submission are also eligible to apply.Please contact the Head Office of the Sino-German Center if you have specific questions.5. FundingFunding is granted in the form of standard allowances. Please observe the Sino-German-Center’s guidelines for the usage of funds ( Chinese / German).(1) WorkshopsWorkshops need to have a specific topic and should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especially qualified in this field. Workshops may take place either in China or in Germany. For workshops to be held in Beijing, the meeting facilities of the Sino-German Center may be used. The Sino-German Center cover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 expenses, catering and hotel accommodation costs according to its funding rates for workshops ( Chinese / German) to be held in China and Germany. If additional items that are not covered by these funding rates (e.g. rental costs for conference rooms, expenses for scientific excursions, visa-application related costs) are applied for, these have to be mentioned separately and explicitly justified. Details about the programme of the workshop have to be specified in the proposal.Framework conditions:As a rule, the duration of a workshop is five to seven days, including two days of travel and a one-day excursion.The workshop should generally be held at the place of work of either the German or the Chinese coordinator.The Sino-German Center supports measures to promote equal opportunity among men and women in science. When selecting participants, please make sure to achieve an equal bala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 as much as possible.Total number of participants from China and Germany: up to 40 (max. 25 from the host country, max. 15 from the guest country). In justified exceptional cases, up to three individual guest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may also be invited to attend exploratory workshops. In this case, the benefit of inviting these individual guests to the workshop should clearly be described in the proposal.Each participant for whom funding is requested should contribute actively to the workshop by giving an oral presentation.As a rule, only scientists who have completed their research training by obtaining a doctorate are eligible to be funded as participants. However, the participation of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from nearby universities / research institutes is strongly encouraged; for these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only costs for lunches will be covered. The names of these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should not be added to the participants’ list.As a rule, persons working at an institution that is not non-profit or one that does not permit the immediate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a generally accessible form are generally not eligible to be funded as participants.Furthermore, the participation of additional scientists at their own expense is possible. The names of these additional scientists should not be added to the participants’ list.(2) Mobility ProgrammeMobility projects need to have a specific topic and should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especially qualified in this field. The mobility projects should be applied for by one research team in China and one research team in Germany, each led by a PI, to facilitate bilateral cooperation. The exchange visits may take place in China and/or in Germany.The Sino-German Center cover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 expenses, catering and hotel accommodation costs, conference room expense according to its funding rates for research stays ( Chinese / German), and for workshops to be held in China and Germany ( Chinese / German). If additional items that are not covered by these funding rates (e.g. rental costs for conference rooms, expenses for scientific excursions, visa-application related costs) are applied for, these have to be mentioned separately and explicitly justified. Details about the planned exchange visits must be specified in the proposal.A maximum of 1.5 million RMB (or equivalent sum of euros) per project for multiple exchange visits and workshops would be provided to both Chinese and German teams to be completed within three years.Framework conditions:The duration of a mobility project is three years. It will include multiple visits by multiple scientists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involvement encouraged) from each side every year; and small-scale workshops.The visits can take place in China and/or Germany.The total number of research visits from both China and German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eed for academic exchange and fall within the budget of up to a total of 1.5 million RMB (or equal sum of euros) per project including both sides.Each participant for whom funding is requested should contribute actively to the mobility project and his/her role must be described in the proposal.The applicants should outline in detail the exchange plan for each year including the time and length of visits, outgoing and/or incoming scientists’ names and the anticipated research contents for each visit and fill in the budget table in good faith.6. SubmissionThe Chinese PI and the German PI should submit a single joint proposal after in-depth and full consultation. The proposal must b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its format and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shops” and “Mobility Programme” application forms.Proposals must be submitted via the DFG’s online submission system (http://www.dfg.de/en/research_funding/principles_dfg_funding/elan/index.html).Submission requirements:Proposal documents within this call have to be submitted by one German applicant only (NOT by the other participants of the workshop or the mobility programme) to the DFG’s electronic proposal processing system elan. After the log-in, please use the respective path “Proposal Submission > New Project/Draft Proposal > Special Programm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tart the online form of the programme “Ini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lease note that the links to the guidelines and templates given on the elan webpage refer to the general DFG programme “Ini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are NOT applicable for this call – proposals submitted in this call must follow the guidelines outlined in this document and must use the templates <Application Form Workshops> and/or <Application Form Mobility>, respectively. After having started the elan online form “Ini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lease select on the page “proposal data” the call for proposals “China-SGC Workshops/Mobility 2019“ to tag your proposal for this specific call .Together with the proposal, an academic curriculum vitae of the Chinese and the German applicant has to be uploaded as a separate document via elan. For all other participants, short CVs have to be included in the proposal application form.If you are the German applicant submitting the proposal and you are using the elan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please note that you need to register yourself and your institutional addresses before being able to submit a proposal. Also, if you are planning to move to a different institution you need to register the new institutional address beforehand. Please make sure you start your registration at latest by 24 April 2019. The registration requests are handled manually by DFG staff.7. DeadlineProposals must be submitted by 4pm Bonn time on May 8 2019. Proposals submitted later than that time will be declined.Please note that after online submission, two copies of application forms (final version) for each proposal must be printed out, signed by both applicants (electronic signature allowed) and sealed by Chinese applicant’s support organization, and mailed to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Address: No.83, Shuang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postal code 100085).The hard copies of afore-mentioned proposals must be received by the SGC by May 31st, 2019.Attachment 1. Application form for WorkshopsAttachment 2. Application form for Mobility Program8. ContactContact persons at the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Contact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applicants:Mr. Zhao Chuangphone: +86-10-82361306zhaochuang@sinogermanscience.org.cnMr. Wu Daohuaphone: +86-10-82361301wudaohua@sinogermanscience.org.cnContact information for German applicants:Ms. Anne Münchauphone: +49 228-885-4802Muenchau@sinogermanscience.org.cn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lectronic submission of proposals may be addressed toMs. Claudia Bordachphone: +49-228-885-2542 Claudia.Bordach@dfg.deII EvaluationProposals are evaluated in a peer-review proces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riteria:1. WorkshopsChoice of topic – scientific relevanceChoice of participants: qual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veness (for each side, participants of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must be involved)Potential for future cooperationFeasibility of the work programme; adequacy of the workshop description2. Mobility ProgrammeAcademic merit of the projectFeasibility of the exchange planQualification of the applicants and the team members, their track record and the premises of previous workPotential for future cooperationInvolvement of early career scientistsAnticipated achievementsIII Obligations1. General ObligationsWithin two month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funding measure, the Sino-German Center expects a written report signed by both applicants. A joint mid-term report is also required for the mobility projects. Please use the form provided by the Sino-German Center and make sure the report is written in a way suitable to be add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unded projects,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on the Sino-German Center’s website. For the accounting of funds, please use the table provided together with the grant letter.The submission of a written report and of the accounting table are prerequisites for eligibility for further funding by the Sino-German Center.2. WorkshopsBoth applicants must notify the Sino-German Center in writing of any changes in relation to the details of the workshop as outlined in the proposal (such as changes of participants or shifting of dates); note that such change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implementation.3. Mobility ProgrammeBoth applicants must notify the Sino-German Center in writing of any major changes in relation to the details of the mobility projects as outlined in the proposal (such as changes of participants); note that such change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implementation. Both applicants would be given the freedom to make small no-cost involving changes in relation to the details of the mobility projects (such as shift of dates within the originally planned year) without prior consent from the Sino-German Center.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征集“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预通知》
2019-01-02各位老师:为围绕“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秀科研力量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合作,加快提升我省源头创新能力,做好浙江省申请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相关准备,向各有关单位征集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建议,现将有关事项转发预通知如下:一、重点支持方向围绕省“科技新政50条”和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加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领域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布局,强化变革性、交叉性基础研究。重点支持方向为:(一)数字经济领域1.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方法2.智能感知与计算认知3.智能芯片与新型硬件系统4.自主智能的无人系统5.基于脑机融合的混合增强智能6.大数据多源融合与智能分析7.新一代软件工程8.超高速大容量通信理论和方法9.量子信息技术10.传感材料和器件11.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12.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13.智能制造14.复杂制造的智能优化、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等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的交叉学科研究(二)生命健康领域1.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精准医疗的机制和规律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及防控机制与生殖健康3.神经精神疾病与器官衰老和修复再生研究4.肿瘤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干预的机制5.传染与感染性疾病致病与耐药机制6.药物药理与中医药疾病干预研究 7.智能影像识别、临床疾病智能诊断等人工智能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8.生物制造9.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生物学10.作物品质、产量及抗性形成的调控及分子机制 11.亚热带林木重要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机理12.食品制造与品质控制的基础研究 二、征集要求(一)请各学院认真开展建议征集工作,组织该领域研究能力强、研究基础好的科研人员,围绕上述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根据未来3-5年我省基础研究的发展、产业技术变革方向、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秀科研力开展合作研究等需求出发进行研讨,凝练提出具有国际前沿性或国内示范意义的关键性前沿技术与重大科学问题建议(见附件1),并与汇总表一同报送至校科研院。请感兴趣的老师向所属学院提交重大科学问题建议。(二)建议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三)请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层次提出建议,且科学问题概括的口径、范围较为合适,要避免提出的建议过细或过于宽泛。三、征集时间请各学院于2019年2月22日17:00前将学院汇总表、《浙江省“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建议表》电子版发送至科研院联系人邮箱;反馈确认无误后,于2019年2月25日17:00前将纸质版学院汇总表、《浙江省“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建议表》(汇总表一式一份,加盖学院公章;建议表一式四份,一份加盖院系公章)交至科研院基海部(紫金港校区东三123)。省基金办:联系人:徐敏、徐达文,联系电话:0571-88212789、87353861E-mail: xdw@zjnsf.gov.cn通讯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115号省自然科学基金办(310012)校科研院:联系人:陆丹旸、谢崇波,联系电话:0571-88981775E-mail: kyyldy@zju.edu.cn 附件:1.浙江省“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建议表 2.浙江省“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建议汇总表科学技术研究院2019年2月12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Research Fund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 Call for Proposals FY 2019”的通告
2019-01-02各位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Research Fund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 Call for Proposals FY 2019”的通知,请我校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请。指南中第一类新申请的项目属于集中申报期的项目,我校接收材料截止时间2019年3月6日中午12:00。申请人打印纸质申请书及附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封面盖学院公章,此份学校留底),持院系科研科开具的用校印联系单及纸质材料,交至紫金港校区科研院东三123。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后。指南中第二类申请延续资助的外青项目,我校接收材料截止时间2019年9月18日中午12:00。申请人打印纸质申请书及附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封面盖学院公章,此份学校留底),持院系科研科开具的用校印联系单及纸质材料,交至紫金港校区科研院东三123。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后。科研院联系人:薛建龙,吕翠翠,88981080,new@zju.edu.cn科学技术研究院2019年1月7日This Call for Proposals (CFP) is formulated and release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search Fund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 (the Fund)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on December 23, 2014. Host institutions and applicants should prepare and submit proposals for the Fund follow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FP.The Fund supports foreign young scientists to conduct basic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in all area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health research which are covered by NSFC with the aim to promote sustainable academic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young scientists. Grantees are also eligible for renewing the Fund once based on review and selection.I. The FundA. How to ApplyApplicants with foreign citizenship should directly apply to NSFC through their host institutions in China.B. EligibilityApplicants with foreign citizenship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qualifications:1. Less than 40 years old by January 1, 2019 (born on or after January 1, 1979).2. Have a Ph.D. degree.3. Have experience of conducting basic research projects or postdoctoral research.4. Guarantee of full-time work at the host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5. Abide by Chinese laws and NSFC’s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le doing research in China.C. Award InformationProject Duration: One year or two years starting from January 1, 2020.Award size: RMB 200,000 Yuan per project for one year or RMB 400,000 Yuan per project for two years, and the award is direct cost.D. Proposal SubmissionProposals should be submitted via the Intern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 between January 07 and March 20, 2019 (due by 16:00 Beijing time). Applicants should complete the proposal forms following the online instructions and outlines for the Fund. After online submission, applicants should print and sign a PDF version of the final application form and submit it in time to NSFC through the host institution along with the supplementary documents.E. Supplementary Documents1. Copy of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applicant and the host institution. The agreement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ems:1) Signatures by the applicant and the host institution and inclusion of the subsistence cost provision.2) The subsistence cost provided by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cover the funding period, or the agreement should include terms guaranteeing the applicant will work in China during the funding period.3) The agreement should be signed and sealed by the legal person of the host institution.2. Copies of the front pages of no more than five representative papers.F. Where and When to Send the Paper ProposalsProposal Receiving GroupRoom 101, 83 Shuang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NSFC will receive the paper application forms and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from March 1 to March 20, 2019 (due by 16:00 Beijing time) excluding weekends and official holidays.For applications sent by post, the date of posting (as shown on the post mark) should not be later than the deadline date.II. Renewal of the FundA. ApplicationThe Renewal of the Fund is either for one year or two years. Awardees of Funds which end on December 31, 2019 may apply for Renewal of the Fund. The awardees should apply via the Intern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 between August 19 and September 20, 2019 (due by 16:00 Beijing time) and complete the proposal forms following the online instructions and outlines for the Fund. Progress and outcome of the previous funding should be clearly stated in the proposal. After online submission, applicants should print and sign a PDF version of the final application form and submit it in time to the host institutions along with the supplementary documents.B. Award InformationProject Duration: One year or two years starting from January 1, 2020.Award size: RMB 200,000 Yuan per project over one year or RMB 400,000 Yuan per project over two years, and the award is direct cost.C. Supplementary Documents1. Copy of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applicant and the host institution. The agreement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ems:1) Signatures by the applicant and the host institution and inclusion of the subsistence cost provision.2) The subsistence cost provided by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cover the funding period, or the agreement should include terms guaranteeing the applicant will work in China during the funding period.3) The agreement should be signed and sealed by the legal person of the host institution.2. The applicant’s entry and exit record from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revious project: a list with the dates of entry and exit and copies of the passport stamps should be provided.3. Copies of the front pages of no more than five representative papers.D. Where and When to Send the Paper ProposalsProposal Receiving GroupRoom 101, 83 Shuang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NSFC will receive the paper application forms and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from September 16, to September 20, 2019 (due by 16:00 Beijing time).For applications sent by post, the date of posting (as shown on the post mark) should not be later than the deadline dates.III. The Host Institution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organize application work in light of the provisions of NSFC’s Regulations on Host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uthenticity, completeness and compliance of the proposals and submit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in time to NSFC.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bear in mind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A. All proposals and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both the electronic version and the paper version) should be submitted to NSFC before the deadlines. For each proposal, only one copy of paper documents is needed.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sign and seal the proposals.B.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verify each item of the electronic application package via the Intern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C. The host institution should provide an official letter and a list of all the applications when submitting the paper application documents. Incomplete documents will not be accepted.Agency ContactWANG BaohuaDivision of Planning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Phone: +86-10-62325793Fax: +86-10-62327004Email: wangbh@nsfc.gov.cn
-
【内网】腾讯基金会启动科学探索奖,欢迎青年教师报名
2018-12-29“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联合众多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的奖项。该奖项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遴选出50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可获得300万人民币,分5年发放,每年60万人民币。科学探索奖的设立旨在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年龄45周岁以下,原则上取得本专业最高学历,且全职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进行报名,欢迎我校符合申报条件的青年教师积极报名。相关申报信息如下:“科学探索奖”申报详请(请点击查阅)“科学探索奖”报名通知(请点击下载)“科学探索奖”实施管理办法(请点击下载)“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请点击下载) 人才工作办公室 2019年1月24日
-
【内网】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管理费减免规定
2018-12-24浙大计发[2019]13号为保障学校科研工作支撑条件,各类科研经费应按《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浙大发计[2019]2号)规定的比例、金额提取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特殊情况需减免的,按如下规定执行:一、间接费用或管理费减免的范围(一)横向科研项目减免的情况1.鼓励横向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增加学校设备资产,服务教学科研。横向科研经费设备费部分,减提按3%提取管理费,不提取该部分的科研水电费。该部分不作为劳务费测算的基数。设备费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如确需调整的,学校将相应补提或减提该部分管理费和水电费。2.横向科研经费转拨时,转拨部分学校减提按3%提取管理费。不提取该部分的水电费,该部分不作为劳务费测算的基数。(二)纵向科研项目减免的情况1.纵向科研经费转拨时,转拨部分学校不提取间接费用(管理费和水电费)。对于实行间接费用管理的纵向科研项目,不发放减提部分的科研绩效。2.对于不实行间接费用管理的纵向科研项目,项目管理办法对管理费提取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二、间接费用或管理费减免的手续科研经费转拨、横向科研经费设备购置的间接费用(管理费)减免按现有流程执行。其他项目管理办法或合同对管理费提取有明确规定的情况,项目负责人须填报“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管理费减免审批表”,经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批后办理。附: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管理费减免审批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1月8日
-
【内网】【重要通知】科研院关于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有关事项的通告
2018-12-20各有关院系、单位,有关老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精神,新一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工作已经开始。请有关单位积极宣传组织,共同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年度集中受理的项目类别有: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数学天元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等。不在集中接收申请范围的部分项目类型,项目指南将另行公布。2019年各类别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一律由申请人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如已申请或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原有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填写即可;如忘记密码,可通过“找回用户名/密码”功能找回,或联系各院系科研科老师发送登陆邮件;如还未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注册,请联系各院系科研科老师注册。基金委特别要求:申请人及主要参与者均应使用唯一身份证件申请项目,曾经使用其他身份证件作为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获得过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书中说明,否则按不端行为处理。申请人应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项目资金管理的补充通知》、《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和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点击此处查看),于2019年1月15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填写申请书界面可下载各类型项目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请严格按照规定撰写申请书。为更好安排2019年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1.面上项目1)资助期限一般为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期限),资助期限一律填写2020年1月1日—20**年12月31日;合作单位不超过2个。2)2019年将对部分学科面上项目,开展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评审试点工作。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具体内涵、试点范围、注意事项等详见《指南》中“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部分(点击此处查看)。2.重点项目1)资助期限为5年,合作单位不超过2个。2)2019年将对所有重点项目开展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评审试点工作。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具体内涵、注意事项等详见《指南》中“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部分(点击此处查看)。3)申请人自主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项目名称,注意避免项目名称覆盖整个领域或方向,在填写“附注说明”时,应写明所属指南中的领域名称。各学部对申请书填写要求不同(如附件的代表性论文等要求),请根据《项目指南》要求及每个学部的具体要求提出申请。3.重大项目1)资助期限为5年;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重大项目课题,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每个重大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和承担单位数有具体要求,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2)《指南》公布“十三五”期间第三批1个重大项目指南,“市场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十三五”期间第四批重大项目指南将另行发布。4.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等亚类。培育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重点支持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4年,集成项目的研究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集成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4个。2)《指南》公布了4个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包括:“新型光场调控物理及应用”、“湍流结构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机理”、“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其他项目指南将陆续在基金委网站发布。5.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期限),资助期限一律填写2020年1月1日—20**年12月31日;其中男性未满35周岁[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每人只可负责承担一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019年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不再列出参与者,使评审专家关注申请人本人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6.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019年拟资助400项,资助期限3年,直接费用强度130万元;男性未满38周岁[198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与境外单位没有正式聘用关系。2) 优青项目申请时不限项,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限项;不能同时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负责人不得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但结题当年可以申请。有关优青项目与国家其他科技人才计划的统筹协调要求,将按照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另行通告。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019年拟资助200项,资助期限5年,直接费用强度350万元/项(数学和管理科学245万元/项);申请人年龄未满45岁[1974年1月1目(含)以后出生]。2)限项要求同优青项目。有关杰青项目与国家其他科技人才计划的统筹协调要求,将按照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另行通告。3)要求提供发表论文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检索统计情况证明(仅需经相关检索机构盖章认定的统计表,无需具体论文复印件);不再要求提供学校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8.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2019年拟资助46项,资助期限5年,直接费用强度1050万元/项(数学和管理科学735万元/项);学术带头人要求申请当年未满55周岁[196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要求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不多于5人,且应属同一依托单位(浙江大学)。2)要求提供发表论文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检索统计情况证明(仅需经相关检索机构盖章认定的统计表,无需具体论文复印件);不再要求提供学校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3)申请人或研究骨干同年不得同时申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9.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资助周期采取“5+5”模式。5年一个资助周期,最多资助2期。直接费用强度不超过8000万元/项(数学和管理科学不超过6000万元/项);学术带头人要求申请当年未满60周岁[195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要求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不多于4人,依托单位及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3个。2)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得资助后的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在结题前不得再申请或参与申请除杰青、优青项目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10.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自2019年起,不再设立海外及港澳学者基金两年期项目;自2020年起,不再设立海外及港澳学者基金延续项目。2019年拟资助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项目20项,资助期限4年,直接费用强度180万元/项;2)申请人应当具备的条件:申请人承担2016年度批准的两年期资助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已按时结题,或承担2015年度两年期项目,结题后未申请或申请后未获延续资助的;申请人已经与合作者所在的依托单位签订延续资助期间合作研究协议书,并需作为附件材料提交。11.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一)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须根据《项目指南》中鼓励研究领域申报,资助期限为5年。2)须同时提交英文版式申请书作为附件,以及双方共同签字合作研究协议书复印件,不可用单方签字的信函替代;合作者所在国(或所在地)主持与申请项目内容有关的研究项目有效证明材料或近3年发表的与申请项目内容有关的论文;如果外方合作者无法在英文申请书上签字,可由一封本人签名的确认函代替(点击此处查看确认函要求)。 (二)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是基金委与境外资助机构(或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组织)共同组织、资助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的双(多)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项目。申请人可通过基金委中文网站中的“国际合作”专栏查看相关指南(点击此处查看)。(三)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支持外国青年学者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旨在促进外国青年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2019年度项目的申请及延续申请等具体事项和申请要求,请参阅基金委网站中“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专版”(点击此处查看)。12.联合基金项目可申请NSFC-浙江两化融合联合基金以及其他多类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类型包括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需准确选择相应的联合基金名称。《指南》发布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其他联合基金指南将陆续在基金委网站上发布。13.数学天元基金项目:主要资助天元数学中心项目、天元数学交流项目、天元数学访问学者项目、天元数学专题讲习班项目/天元数学高级研讨班项目、数学文化与传播项目。14.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1)资助期限为5年,合作研究单位不超过5个,直接费用强度不超过1000万元。2)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的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总数限1项。二、进度安排1.2019年1月7日,科研院发布申报通告。2.申请人完成初稿。3.各院系对本单位项目进行审查和初评。4.2019年3月6日中午12:00前,各单位在确保申请材料真实无误后将相关材料统一交送科研院,部分材料院系留存。考虑到全校工作进度安排,逾期不再受理。所有项目类型均交送材料如下:1)交签章完整的最终版纸件申请书及必要的附件一份由院系统一交送科研院,项目信息应与系统中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右下角版本号一致)。2)交签章完整的签字盖章页一份至院系科研科留底,待项目批准后随计划书一起交送科研院。3)交项目《2019年度国家基金申请书形式审查明细表》(需申请人签字并加盖院系公章)及申报清单(需加盖院系公章)统一交送科研院。说明:2019年,基金委对重点、优青、青年项目开展无纸化申请试点。为保证项目信息准确真实及学校管理需要,我校老师申请时交送材料要求同有纸化申请项目。三、特别说明1.加强学术诚信及科研伦理管理。为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完整、及时,促进我校基金工作可持续发展,请各单位务必负起责任加强对本单位申报材料的审查、监督和指导,杜绝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代为签名等学术不端现象;由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申请人在项目申请及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针对相关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纸质证明(电子版申请书应附扫描件)等;其他院系关于涉及医学伦理审批可委托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联系电话88208014);关于涉及动物实验伦理审批可委托浙江大学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委员会进行(点击此处查看动物伦理审批通知);院系学术委员会(或评议小组)及科研科应认真履行职责,建议一些申报项目量较大的院系、研究所以及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申报项目组织初评和审查,共同帮助项目申请人把好质量关,提高项目批准率。请每位申请者认真填写《2019年度国家基金申请书形式审查明细表》进行自查,签名后交送单位科研科,所有申报材料需经所在单位审查通过并签章后方可报送学校。2.申请者要把增强创新意识放在首位,提高申请项目创新性,同时也要兼顾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的先进性及可行性。请在研读《项目指南》,广泛调研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检索”菜单及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点击此处查看)已开通历年批准项目情况查询)的前提下,选择在该领域有新意有优势又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项目提出申请。3.请各单位重点做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选拔推荐及初审工作。请各院系和研究所充分发挥各单位专家的作用,做好项目的初审和初评工作。4.注重预算部分填写及合作协议签订。申请人应根据《预算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申请人只需填报直接费用部分,间接费用将在第二年由国家基金委核定后统一拨付至学校。合作研究的项目申请人和合作方参与者应当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制预算(简称分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项目申请人汇总编报预算(简称总预算)。申请书阶段的分预算需经合作方参与者签章(不需经双方单位签章),计划书阶段的分预算需经合作方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签章。定额补助式资助项目的分预算无需提交,自行存档备查。成本补偿式资助项目的分预算需作为总预算附件提交。5.2019年国家基金申请受理工作时间较紧,因此请各位申请者及相关单位务必提前准备,按时交送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不接受以个人名义提交的申请书;2019年将使用全新的申请代码,尤其生命学部、地学部部分学科代码有调整,请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和《项目指南》中查阅。6.请单位科研科及拟申报项目老师仔细、认真、多遍阅读《项目指南》(点击此处查看),高度重视项目限项规定、学科领域资助范围、各类别各学部特殊要求等内容,避免不通过形式审查情况的发生。7.在填写过程中如遇到技术问题请直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技术支持电话:010-62317474,电子邮件:support@nsfc.gov.cn。未尽事宜,申请人可咨询校科研院基础研究办公室(联系电话:88981080,88981126)或各单位科研科。附件1-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合作协议模板附件2-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英文申请书模板附件3-2019年度国家基金申请书形式审查明细表附件4-国家自然基金合(协)作任务书模板附件5-预算编报说明附件6-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单位承诺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二○一九年一月七日
-
【内网】浙江大学印发《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8-12-20详情请见:http://xwfw.zju.edu.cn/gfxwenjianku.php?cmd=chakan&id=63416
-
【内网】关于查阅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指南的通知
2018-12-19各位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发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使依托单位和申请人更好的了解科学基金的资助政策,引导申请人正确选择项目类型、研究领域及研究对象,申请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南》主要对2019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的各类型项目申请进行介绍。详情请见:2019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19年1月2日
-
【内网】关于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2018-12-18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及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全面落实新时代对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了新时代科学基金总体目标和深化改革思路,即:确立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资助导向,建立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智能辅助分类评审机制,构建源于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力争未来5至10年,建成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为完成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做好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现将2019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2018年应结题项目结题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项目申请 (一)项目申请接收。 1. 2019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工作自2019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3月16日、17日照常办公,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办公)。 2. 2019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数学天元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等。 3.不在集中接收申请范围的部分项目类型,项目指南将另行公布。对于随时接收申请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等项目,申请人应避开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请。 4.继续开展无纸化申请试点。2019年继续对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进行无纸化申请试点,并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试点范围。申请以上类型项目时,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二)申请书撰写方式。 各类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 (三)申请人事项。 1. 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选取重点项目和部分学科面上项目(详见下表),试点开展基于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分类评审;调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等类型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政策;进一步精简申请管理要求等。各项改革举措将体现在《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请广大申请人和依托单位予以关注。 面上项目试点开展分类申请与分类评审的学科名单科学部一级申请代码一级申请代码相应的学科名称数理科学部A04物理学I化学科学部B01、B02、B03、B04、B05、B06、B07、 B08合成化学、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化学理论与机制、化学测量学、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环境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生命科学部C07细胞生物学地球科学部D05大气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E06金属材料、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信息科学部F04、F05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光学和光电子学管理科学部G03经济科学医学科学部H16肿瘤学 2. 申请人应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指南》和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于2019年1月15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按照各类型项目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3. 申请人应根据《资金管理办法》《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项目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制项目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申请人汇总编制。 4.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并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申请人应及时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以及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等附件。 5. 申请人及参与者均应使用唯一身份证件申请项目,曾经使用其他身份证件作为申请人或参与者获得过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书中说明。 (四)依托单位事项。 依托单位应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申请工作,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 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集中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统一报送经依托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无纸化申请试点的项目除外)。鉴于全部项目均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并提交申请书,信息系统需要一定时间处理,请依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项目申请书收取的截止时间。 2.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需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 3. 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依托单位加盖公章的依托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并附申请项目清单,项目清单按无纸化申请试点项目与非无纸化申请项目分别生成,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送达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以下简称材料接收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申请材料”。 (五)受理信息公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9年5月6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 二、项目结题 (一)项目负责人事项。 项目负责人应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补充通知》和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报告》(以下简称结题/成果报告),并保证填报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注意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出现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中列举的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范围的内容。 1. 项目负责人登录信息系统,按要求撰写结题/成果报告并将附件材料电子化后一并在线提交;项目负责人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结题/成果报告,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原件(不含附件材料)。项目负责人应保证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内容与电子版一致。 2. 项目负责人应根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决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会同科研、财务等部门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如实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决算表》,确保决算数据真实、准确,资金支出合法、有效。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制项目决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项目负责人汇总编制。 3. 项目负责人撰写结题/成果报告时,请不要将待发表或未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项目批准号等的论文列入结题/成果报告;不要直接复制论文内容作为结题/成果报告内容。 4.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准予项目结题之后,将在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npd.nsfc.gov.cn)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www.nstrs.cn)上公布结题/成果报告全文。 (二)依托单位事项。 依托单位应按照《条例》等要求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并于2019年2月25日-3月1日(16时以前)期间将结题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未按时报送结题材料的应结题项目,按逾期待结题处理,计入相应的限项申请范围,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按《条例》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进行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1. 依托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并逐项确认,在规定的结题材料报送时间内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原件(一式一份),以及单位公函与结题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2.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结题材料直接送达或邮寄至材料接收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结题材料报送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结题,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结题材料”。 3. 从2019年起取消依托单位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决算汇总表》。 三、项目进展报告、管理工作年度报告及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 (一)项目进展报告。 项目负责人登录信息系统,按要求在线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依托单位按《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等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对进展报告进行审核,并于2019年1月15日前逐项确认,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对未按规定提交进展报告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管理工作年度报告。 依托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在线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以下简称年度管理报告),于2019年4月1日-15日(16时以前)期间提交电子材料,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对未按规定提交年度管理报告的,按《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三)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 依托单位按照《关于收回2015年度结题项目结余资金的通知》(国科金发财〔2018〕91号)的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年度结题项目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以下简称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于2019年1月15日-4月5日(16时以前)期间提交电子材料,并打印纸质材料加盖依托单位公章(一式一份,应保证纸质材料与电子版内容一致),于4月5日前直接送达或邮寄至材料接收组。采取邮寄方式的,请在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 (四)从2019年起取消依托单位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报告》。 四、材料接收 (一)材料接收组负责统一接收依托单位送达或邮寄的申请材料、结题材料和应退结余资金情况表,各局(室)及科学部不接收上述材料。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接收个人直接报送和非依托单位报送的材料。 (二) 材料接收组办公地点设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行政楼101房间,2019年3月18日-20日期间在中德中心多功能厅集中办公。 五、其他 (一)2019年部分项目申请要求有较大变化,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认真阅读《指南》和相关通知通告,及时关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了解相关信息。 (二)为保证依托单位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内如果有依托单位发生单位名称变化的,应于2019年3月1日前完成变更手续。 (三)《指南》于2018年12月底发行,并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公布。 (四)申请书、结题/成果报告等纸质材料建议双面打印并装订。 六、电话、网址和通讯地址 (一)咨询电话。材料接收组62328591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62317474财务咨询定额补助类项目623272256232911262326760成本补偿类项目623264606232848562326585各项目类型咨询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623272306232555762327008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等6232688962325562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等6232687262328484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62326943 (二)各部门咨询电话。数理科学部62326911化学科学部62326906生命科学部62327200地球科学部62327157工程与材料科学部62326887信息科学部62327140管理科学部62326898医学科学部6232899162328941办公室62327087计划局62326980政策局62326986财务局62327016国际合作局62326943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62325544机关服务中心62326949 (三)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http://www.nsfc.gov.cn/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网址: https://isisn.nsfc.gov.cn/ (四)材料接收组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 邮政编码: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年12月5日
-
【内网】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2018-12-18各有关单位、老师: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已经发布(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单列学科的申报另行组织,不在此次申报范围)。现就做好我校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三、各有关单位和课题申请人务必注意以下规定:(一)申请人资格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3.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4年3月5日后出生)。4.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5.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6.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二)申报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19年3月5日之前的,或在2019年1月10日前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本年度项目)。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申请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同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1)-(4)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6.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7.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8.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三)关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条目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条目和方向性条目均可申报重点项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四)资助额度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五)完成时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申请时请根据研究计划合理设计研究时限,不宜设计过短或过长的研究周期。 四、其他规定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七千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请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 五、申报材料及申报时间安排(一)申报材料提交要求1.纸质版《申请书》一式7份,《活页》一式8份(《申请书》必须使用本年度正式版本,注意此版首页下方标注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制 2018年12月”,按旧版填写无效)。《申请书》和《活页》须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版面原则上应控制在两张A3纸篇幅(正反面)以内,不得直接透露申报者及所在单位的明确信息。2.电子版《申请书》及《活页》各1份,请以申请人姓名对文件进行命名,如“申请书-XXX”“活页-XXX”。3.《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各单位科研科汇总填写)。请各申请人将纸质申报材料和电子版通过所在学院报送至社科院,未经院(系)审查和上报的材料,不予受理。各单位的《申请书》和《活页》电子版在提交时请分放在两个文件夹中,和汇总表一并放入上一级文件夹中,文件夹以单位名称命名。 (二)申报时间安排:线上评审:2018年12月27日前:各有关单位科研科对课题申请人上传校务服务网(http://xwfw.zju.edu.cn)的《申请书》及《活页》进行形式初审,并推送社科院(具体流程详见:关于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线上评审的通知,非文科院系的申报材料由社科院直接审核)。2018年12月31日前:社科院进行形式复审,反馈形式审查意见,并推送学科专家进行线上评审。2019年1月11日前:专家反馈评审意见。2019年1月17日前:课题申请人根据形式审查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上传《申请书》及《活页》(前次上传使用旧版本申请书的,此次必须使用本年度正式的申请书版本)。2019年1月25日前:社科院再次进行形式审查并视情况推送专家评审,反馈第二轮评审意见。申报材料提交:2019年2月26日:课题申请人将最终定稿的申报材料纸质及电子版提交至所在单位科研科。2019年2月27日:社科院组织申报材料现场审查会,各有关单位科研科需在审查会当日将无误的各类材料(含电子版)提交社科院。审查会结束后,各单位科研科及时将意见反馈给课题申请人,并于2月28日将修改后的材料报送社科院。2019年3月4日前:社科院对申报材料进行终审,并将审查合格的项目申报书报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请各课题申请人和有关单位严格按以上时间执行,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沈梦冰 联系电话:88208796 E-mail:mengbing@zju.edu.cn 附件1: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2: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doc 附件3: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汇总表.xls 附件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doc 附件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xls 附件6: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形式审查要点.docx 附件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pdf 附件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具体执行有关事项问答.docx社会科学研究院2018年12月28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指南”的通告
2018-12-17各位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指南”的通知,请我校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请。我校接收材料截止时间2019年1月30日中午12:00。申请人打印纸质申请书及附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封面盖学院公章,此份学校留底),持院系科研科开具的用校印联系单及纸质材料,交至紫金港校区科研院东三123。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后。科研院联系人:薛建龙,吕翠翠,88981080,new@zju.edu.cn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8年12月24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双方每年共同资助中国内地与澳门地区研究人员间的合作研究项目。现开始征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以下简称“NSFC-FDCT项目”),具体说明和要求如下: 一、项目说明 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中的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其申请与受理、评审与批准、实施与管理和结题均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一)资助领域:本项目资助由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科研人员联合提出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计划,优先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中医中药研究、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二)资助年限与资助强度:本项目的资助年限为3年,起止日期为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申请资助强度上限为200万元人民币/项(直接费用)。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为8项左右。资助经费的使用应执行国家及自然科学基金会关于项目资助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评审程序:双方资助机构进行各自评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联合评审会,最终发布评审结果。二、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应正式受聘于中国内地依托单位,且聘任期应覆盖申请项目执行期;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是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负责人。 (二)受聘于依托单位的境外人员,不得同时以境内、境外两种身份申请或参与申请此类项目。1. 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接受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合作者申请本项目。2. 正在承担内地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不得作为合作者。3. 受聘于澳门地区学术单位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不得通过内地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作为本项目的申请人。 (三)内地和澳门以外地区的科技人员可以作为内地或澳门一方项目组成员申请本项目。 (四)正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同一年度内,已经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限项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NSFC-FDCT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上年度获得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注:“NSFC-FDCT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3项的规定”的查重范围。四、申报说明 (一)在线填报申请书路径 内地申请人须登录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isisn.nsfc.gov.cn),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中文申请书”)。具体步骤是:1. 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2. 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3. 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FDCT项目(内地-澳门)”,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确认提交成功后,打印纸质申请书一份。 (二)在线提交附件材料 除了在线填写提交中文申请书,申请人还须在ISIS系统中提交附件材料,包括:申请人与对方合作者签署的合作研究协议、澳门合作方提交申请书的副本。 (三)申请材料受理方式1. 电子版申请材料: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线成功提交后,须经依托单位科研处在项目截止期之前登陆ISIS系统审核确认,未经确认的项目将无法成功提交。2. 纸质版申请材料: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线成功提交后,打印系统生成的PDF格式中文申请书和本项目指南要求的附件材料,经依托单位盖章确认后,寄送一式一份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101房间,邮编100085,电话:010-62328591)。我委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不直接接收项目申请材料。3. 申请人必须保证在线提交申请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一致性、完备性。若出现申请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不一致,或申请材料不完整,签字盖章手续不完备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形,我委将不予受理。 (四)申报期限:ISIS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月1日16时。 纸质材料集中接收期为2019年1月28日至2月1日16时,纸质材料的邮寄以邮戳为准。 请申请人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填报申请。未按要求填报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务请注意。五、联系方式 (一)内地方联系人: 詹世革 电话:+86-10-6232717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100085 电邮:zhansg@nsfc.gov.cn (二)澳门方联系人: 叶桂林 电话:+853-28788777 地址:澳门宋玉生广场411-417号皇朝广场9楼 电邮:kuailam@fdct.gov.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港澳台事务办公室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