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Predicting future dynamics and quantifying criticality in complex systems

    2019-03-08
  • 【内网】转发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019-03-07

    各有关学院(系)、校设研究机构、各位老师: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科技部已将“智能机器人”等6个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详见https://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9/201906/t20190619_147146.htm)。请各有关学院(系)、校设研究机构指导本单位具有基础的科研人员,认真研读指南,结合前期工作,凝炼科学问题、整合研究队伍,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转发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2.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专业机构受理项目预申报。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对于非定向申报的单个指南方向,若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的项目数量,该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原则上只支持1项,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1.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3.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4.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三、申报资格要求1.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18年5月31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2.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3.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4.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9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5.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6.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7.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8.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四、具体申报方式1.组织推荐。各学院汇总本学院教师的项目申报意向,并于2019年7月4日前将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拟申报意向登记表.doc发科研院联系人。2.网上填报。请各申报人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我校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9年7月10日8:00至8月9日16:00。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3.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人于2019年8月12日前将预申报书(纸质,一式3份,其中1份学校留底)交至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部(紫金港东三教学楼119)。项目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如下:(1)“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02、68104487;(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377340;(3)“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62;(4)“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23。(5)“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7732、68207731;(6)“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8208、68207769。五、科研院联系人:高新技术部:马行超  88981099  maxingchao@zju.edu.cn刘剑蕾  88981187  kyyljl@zju.edu.cn张英琪  88981187  1.“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1.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1.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2.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2.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3.“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3.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3.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4.“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4.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4.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5.“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5.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5.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6.“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6.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6.指南编制专家名单.pdf 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部2019年6月22日

  • 【内网】关于转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2019-03-07

    各有关院系: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超常规实施“一强三高新十联动”科技新政,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技术,开发出一批战略性标志产品,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根据《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9〕7号)、《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浙财教〔2014〕89号),经研究,决定启动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型与组织方式竞争性项目。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在广泛征集需求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主动设计了182个项目(课题)。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设区市和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择优遴选承担单位。二、申报要求(一)竞争性项目。应征主动设计项目的,应当对照申报指南中明确的项目名称、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详见附件3)。1.申报企业资质。申报企业须设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2018年7月1日前工商注册),并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8年研究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须达到1.5%以上(申报农业类项目的可放宽到1.0%);申报和参与企业均应设置研发投入会计辅助账。2.产学研合作项目要求。有明确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任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当有具备相应示范和转化产业化条件的企业或应用单位合作申报,且无论高校院所还是企业牵头承担,均要求有自筹经费,财政补助比例不超过20%。3.优先支持的项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1)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与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2)申报企业上年研发强度超过5%;(3)高新技术企业和有风险资本介入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4)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与国(境)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的项目;(5)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示范区和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内的申报单位;(6)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所在企业;(7)建有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完成3年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且项目实施绩效明显的企业;(8)与申报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9)45周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申报的项目;(10)工程建设单位应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建设项目;(11)科研成果在省内或长三角转化落地的项目;(12)经认定的浙商回归企业。三、补助经费为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由高校、院所或医疗机构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的科技攻关项目,财政资金给予不超过项目总经费50%的补助;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项目,财政资金给予不超过项目总经费20%的补助。四、预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本次项目采取预申报评审的方式确定申报名额,请有申报意愿的老师填写《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申报表》(附件1)。预申报表中技术及经济指标等内容需与后续正式申报材料保持一致。请各院系择优推荐,并分别于2019年7月11日前将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按所属领域发至科研院对应业务部门,7月15日前将预申报表(一式五份)(附件1)和汇总表纸质材料及其电子版按所属领域提交至科研院对应业务部门,参加校内评审,逾期恕不受理。国际合作领域项目须同时提交与外方的合作协议原件。后续事项将另行通知。五、其他事项(一)申报资格。项目申请人和申报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同一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不含院所专项中的条件建设和设备购置类项目、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数不超过1项;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在研项目总数已达2项的,限报1项;已达3项的,不得申请。主要参加人员是指除项目负责人外,排名1-3位的科研人员。择优委托项目不受限制。2.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协调推进项目实施的组织能力、开展研发创新的科研能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信用。为落实项目承担单位主体责任,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如项目申请人不是申报项目企业的在职人员,应当由企业作出说明并出具赋予其管理项目实施的授权书。项目申请人将在项目实施期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应当由项目申报单位出具允许申请且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如返聘、延迟退休等)。3.项目申请人和申报单位须在科研诚信、知识产权、环保、金融、生产安全等方面信用记录良好,无信用不良记录。(二)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技术成熟度、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科学提出,原则上不超过4年,超过4年的,可分段申报实施。(三)几类项目的补充说明1.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和力量合作应征工业、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领域主动设计项目的,请在申报系统中选择“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在申报材料中注明,并请通过系统另行提交合作协议。双边产业联合研发计划项目纳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详见申报指南)。2.军民融合项目。需符合以下要求:(1)重点解决军民融合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凝练形成标杆型、引领型的重大项目。(2)申报时,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申报单位中含有军工单位;——申报单位具有“军工四证”;——提供技术来源于军用技术和合作协议等证明材料(“军转民”项目);——提供军方需求证明材料(“民参军”项目)。上述材料应在项目申报系统中上传。(3)鼓励军工发明专利转化应用到民用领域,或将民用发明专利应用于军工领域。(五)其他有关事项1.本次主动设计项目指南主要依据前期梳理的141项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目前科技厅正在抓紧对清单进行论证并征集第二批清单。考虑到申报评审时间因素,项目申报评审和清单梳理将同步开展。科技厅在评审过程中,将优先立项通过论证并确定的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内的项目。对于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优势单位,将通过择优委托的方式实施。2.设区市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审查申报项目信息的真实性。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没有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以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3.项目申报单位承担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无论项目申请人是否是申报单位在职人员,申报单位均承担项目实施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科研诚信责任。4.项目申报单位应严格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科研诚信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严肃调查处理或配合相关机构调查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对项目所提交材料及成果的科研诚信要求负责。5.申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经费预算书等电子申报附件材料中应严格回避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组成员的相关信息,以确保专家评审的公正性。6.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开的秘密内容或申请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如涉密需脱密后提交。7.国际合作项目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应符合我国及合作外方所在国家(地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种质资源等方面合作的,须事先履行国内有关审批手续。8.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实验动物的,应当严格执行《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浙江省科技厅咨询电话:规划处(综合业务咨询):王  键 0571-87054037高新处(工业领域项目):李  易 0571-87054033农村处(农业领域项目):邵  晖 0571-87055372社发处(社发领域项目):叶  琳 0571-87056405成果处(军民融合项目):周  剑 0571-87054041合作处(国际合作项目):洪晨鸣 0571-87055837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中心地址:杭州市环城西路33号省科技大楼117房间联系电话:0571-85214237、86512650联系人:都康飞 张  慧   科研院联系人:   工业领域         高新部马行超    jingwen0531@zju.edu.cn   88981099   农业及社发领域   农社部王芳展    wfz@zju.edu.cn       88981029   国际合作领域     基海部陆丹旸  kyyldy@zju.edu.cn     88981775   军民融合领域     先研院王国雄 gxwang@zju.edu.cn     87951034附件:      1、2020年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申报表.doc            2、2020年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申报汇总表.xlsx            3、主动设计项目申报指南.doc

  • 全文文献获取方法与技巧

    2019-03-06

    讲座主题:全文文献获取方法与技巧主讲人:陈振宇(chenzhenyu@zju.edu.cn) 副研究馆员,理学硕士。读者服务部副部主任,分管农医馆读者服务及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工作。时间:2019年3月8日 (周五)15:30~16:30地点:(紫金港校区)基础馆301国立浙江大学厅适用对象: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讲座简介: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要参考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只知道一个题录,最多加上摘要,没有全文。本讲座就是在已知文献的题录信息的前提下让你快速掌握查找全文文献的方法与技巧。

  • How to Design Big Comparative Studies?

    2019-03-05
  • 【内网】转发“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的通告

    2019-03-04

    各位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请我校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请。我校接收材料截止时间2019年5月27日中午12:00。申请人打印纸质申请书及附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封面盖学院公章,此份学校留底),持院系科研科开具的用校印联系单及纸质材料,交至紫金港校区科研院东三123。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后。科研院联系人:吕翠翠,薛建龙,88981080,new@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9年3月5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FWO)、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FNRS)的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每年共同资助中国与比利时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项目。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FWO)负责资助比利时荷兰语区人员,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FNRS)负责资助比利时法语区研究人员。请中方申请人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一、 项目说明1. 资助领域:无领域限制。2. 资助强度: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0万元/项。FWO资助强度为每年总共不超过7周的出访及接待费用,FNRS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万欧元/项。3. 资助内容:  (1) 对于与比利时荷兰语区人员合作的中方申请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研究人员访比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比方研究人员来华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FWO负责资助比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中国研究人员访比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  (2) 对于与比利时法语区人员合作的中方申请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研究人员访比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在比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FNRS负责资助比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在华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4. 项目执行期:2年(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 申请资格1. 中方申请人须是2019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3年期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不得作为依托在研基金),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2. 中比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FWO或FNRS递交项目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请注意FWO要求,与比利时荷兰语区人员合作的中方申请人和所有参与人都必须在http://www.fwo-eloket.be/FWO.ELoket.WebUI/Login.aspx完成注册。账号申请需要24小时,建议尽早完成注册,未注册的申请将不予受理。3. 更多关于申请资格的说明,请见《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 限项规定1. 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3项”规定的限制。2. 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3. 更多关于限项规定的说明,请见《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四、 申报要求1. 在线填报申请书路径  中方申请人须登录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书》。具体步骤是: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合作交流(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  与比利时荷兰语区人员合作的中方申请人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FWO(中比)”,与比利时法语区人员合作的中方申请人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FNRS(中比)”,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完成中文申请书并点击提交成功后,再打印纸质申请书。2. 在线提交附件材料  除在线填写并提交中文申请书外,中方申请人须将下列材料上传至中文申请书的“附件”栏中一同提交:1) 比方申请人和来访人员的个人简历;2) 合作协议(协议模板见附件)。中比双方申请人须就合作内容、交流计划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交流协议。3. 申请书填写说明  中比双方申请书中的项目名称、双方依托单位和双方项目负责人(默认为“中方人信息”栏目和“境外合作人员”栏目的第一人)应严格一致。  在“项目执行计划”栏目,应按照交流年度,详细列出出访及来访人员姓名、出访及来访日期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出访人员必须是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不包括学生,可包括在职硕博士研究生。  项目资金预算表仅填写序号第9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在“预算说明书”栏目,应按照“项目执行计划”的内容,按交流年度为出访人员的国际旅费、来访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制定详细预算。4. 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在线提交后,依托单位科研处须在在线申报接收期截止之前登陆ISIS系统审核确认,未经确认的项目将无法成功提交。依托单位科研处审核确认后,申请人须打印系统生成的申请书及附件PDF文件,经本人签字、依托单位盖章确认后,寄送1份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101房间,邮编100085,电话:010-62328591)5. ISIS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19年3月4日至2019年5月29日16时。纸质材料集中接收期为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5月29日16时,纸质文件的邮寄以邮戳为准。公共节假日期内不予接受。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视为无效申请,如有疑问,请致电欧洲处询问。  五、 结果公布2019年年底网上公布审批结果,获批准的合作项目自2020年1月开始执行。  六、 项目联系人  中方联系人:徐 进  电 话:010 62325351Email:xujin@nsfc.gov.cn  中方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书过程中如遇到技术问题,可联系我委ISIS系统技术支持。  电 话:010-62317474FWO联系人:Gregory Absillis  电 话:+32 2 550 15 29Email: Gregory.Absillis@fwo.beFNRS联系人:Ms. Déborah Matterne  电 话:+32 2 504 9309Email: deborah.matterne@frs-fnrs.be附件:合作协议模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2019年3月4日

  • 信息技术中心关于WinRAR代码执行漏洞情况的通报

    2019-02-26

    各校内网用户:近日,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收到关于WinRAR代码执行漏洞(CNNVD-201902-077、CVE-2018-20250)情况的报送。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可以进行远程代码执行攻击。WinRAR 5.70 Beta 1以下版本均受上述漏洞影响。目前,部分漏洞的验证工具已经公开,此外WinRAR官方已经发布更新修复了该漏洞,建议受该漏洞影响的WinRAR用户尽快采取修补措施。一、漏洞介绍WinRAR是Windows平台上最为知名的解压缩软件,它能解压缩RAR、ZIP、7z、ACE等多种压缩格式的软件。目前该软件官网称其在全球有超过5亿用户。该漏洞形成原因是WinRAR在解压处理ACE格式的文件过程中,未对ACE文件头结构中的“filename”字段进行充分过滤,导致路径穿越漏洞。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可以向受害者计算机开机启动目录中写入恶意文件,导致计算机重启时执行恶意代码。二、危害影响攻击者利用WinRAR该漏洞可以进行远程代码执行攻击。目前,该漏洞验证工具已经公开。近期,利用该漏洞进行网络攻击的可能性较高。受漏洞影响版本如下:WinRAR 5.70 Beta 1以下版本。三、修复建议目前,WinRAR官方已经发布更新修复了上述漏洞,请用户及时检查产品版本,如确认受到漏洞影响,可按以下措施进行防护。1、升级WinRAR版本:Windows系统下升级至最新的5.70 Beta 1版本:https://www.rarlab.com/download.htm2、若用户无法立即升级版本,临时缓解方案:删除老版本WinRAR安装目录中unacev2.dll文件

  • D³:A Dynamic Dual-Phase Deduplication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Primary Storage

    2019-02-26
  • Hierarchical topic modeling with automatic knowledge mining

    2019-02-26
  • A Stochastic Control Approach to Maximize Profit on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Mobile Cloudlet Platforms

    2019-02-26
  • Crossover Service: Deep Convergence for Pattern, Ecosystem,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Value

    2019-02-26
  • MeCo-TSM: Multi-Entity Complex Process-Oriented Service Modeling Method

    2019-02-26
  • 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

    2019-02-25

    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导师姓名主要研究方向备注邮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孙文光大范围多重假设检验,选择性推断,经验贝叶斯方法,迁移学习,机器学习的公平性,统计决策理论考生在报考前请与导师联系并征得导师同意。蒋杭进导师优先考虑有良好的编程能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同学。骆威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功底扎实、英文读写过关的同学。林俊宏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基础素养好、具有求是创新科学精神、精力充沛的同学。苗晓晔导师优先考虑计算机相关背景,英语读写熟练,对科研感兴趣且对以上相关课题有好奇心,动手能力强,有责任感、有相关科研经历的同学。且目前在招收博士研究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联系。徐仁军导师优先考虑英语读写优秀、数学功底扎实、计算机代码能力强(熟悉算法和数据结构、Python、Tensorflow、Pytorch),有相关科研经历,对世界充满好奇、强执行力的同学。wgsun@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蒋杭进统计建模和统计推断(贝叶斯方法,蒙特卡洛)、统计/机器学习、生物统计和计算生物学数据分析(大数据)jianghj@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骆威充分降维;高维数据分析weiluo@zju.edu.cn数学、应用数学070104林俊宏学习理论,压缩感知,数据科学的数学方法 junhong@zju.edu.cn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苗晓晔数据库、不完整/不确定数据管理、图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定价miaoxy@zju.edu.cn管理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100081200徐仁军· 自然语言+视觉(NLP+CV)->知识表征学习 从感知到认知 神经网络新模型设计· 机器学习理论 可解释机器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有趣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rux@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Andre Python· 应用空间统计学· 空间扩散· 贝叶斯层次模型欢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申请,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政治学、地理学等。apython@zju.edu.cn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高照省经济与金融市场数据分析,高维大尺度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机器学习,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高照省导师优先考虑数理统计知识和编程功底扎实的,并且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对金融经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驱动决策问题感兴趣,未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或者金融、计量、数据等相关行业的同学zhaoxing_gao@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崔逸凡非参与半参统计,因果推断,机器学习,生存分析,精准决策与个性化医疗,信仰推断崔逸凡导师优先考虑具有较强的数学、统计以及计算机背景,且具有较强的学术兴趣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同学cuiyf@zju.edu.cn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请工作的通知》

    2019-02-21

    各有关院系:根据《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依据宏观引导、自主申报、同行评议、择优资助的原则,现就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请工作,转发通知如下:一、资助导向重点围绕“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心任务,重点资助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加大对高能级基础研究机构、载体和高水平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青年科研人员,鼓励面向科学前沿的自由探索。(一)支持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支持对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在若干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二)突出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瞄准有望并跑、领跑的基础研究领域,依托优势科研单位、平台载体和人才团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打造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高地。(三)对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坚持需求牵引,支持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解决一批我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四)面向青年科研人员。资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加大对未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好“种子资金”的作用。(五)鼓励自由探索。整合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尊重基础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政策环境和资助体系。(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突出重点、规范管理、统一模式的要求,与省内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共同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加快形成财政引导、多方参与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七)强化绩效导向。对依托单位在项目管理、实施绩效、科研信用等方面工作予以评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对实施项目绩效好、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效显著的依托单位加大支持力度,对项目验收率偏低的依托单位按一定比例扣减项目立项数量,从每年验收的基础公益研究项目中按需择优给予持续支持。二、项目类别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下设自然科学基金和公益技术应用研究两个二级计划,2020年度计划资助项目类别如下:(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实施规划和2020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由国家基金委向全国公开发布并负责项目申请受理和评审。(二)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和培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青年学术骨干。(三)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具有较高基础研究水平的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促进一流高校、学科和科研院所发展。(四)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Y类探索项目代码为“Y”,用于资助科研人员聚焦有限目标进行自由探索;Q类探索项目代码为“Q”,用于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五)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围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科技进步需求开展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及社会公益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申报通知计划于今年8月初发布。三、申报要求(一)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是省科技厅“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工作事项之一,为此,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网址www.zjkjt.gov.cn/news/node05/index.htm将统一作为2020年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入口。请申请人选择“省级基础公益研究(含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的评审”,点击“在线办理”,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用身份证进行注册,再点击跳出的链接便可跳转到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申请(咨询电话:0571-87353861, 85118011),选择省级基础公益研究(含自然科学基金),跳转至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系统进行申报。(二)项目申请人务必认真阅读“项目申请填写指南”(见附件1)和 “各类项目申报要求”(附件2)。(三)今年省基础公益项目仍为限项申报,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向所在学院(系)申请。申请代码为Q类的探索项目,不受单位推荐指标限制,但需符合省级科技计划整体限项要求。各学院(系)40周岁以下科研人员申报的项目数原则上不少于50%。(四)各高校附属医院应选择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作为依托单位独立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四、申报和评审工作安排(一)申请人集中填报2019年5月10日上午9:00时-6月4日下午16:00。(二)各单位统一递交请各学院管理员于2019年5月20日17:00前将院系项目申报清单(附件7)报送至科研院对应联系人,6月7日16:00前,各学院审核完成基础公益项目,并递交至学校管理员。(三)评审工作安排1.初审: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计划于2019年6月下旬,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和申请材料格式进行初审,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不予受理。2.第一轮专家评审:计划于2019年6月下旬-7月底,按项目类型和学科代码分组后,从省基础公益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相对应的省外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分设4档,第一档为5分、第二档为4.3分、第三档为2.5、第四档为0.7分,按拟立项项目的一定比例划定通过第一轮专家评审的分数线。3.立项评审:计划于2019年8月下旬,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对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组织会议评审,对重点、探索项目按学科代码分组后,从省基础公益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相对应的省内专家进行评审,联合基金项目立项评审按联合基金管理办法或联合基金协议进行,公益项目由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组织立项评审。4.决策:计划于9月中旬,由省基金办、省科技厅业务处根据立项评审结果提出拟资助项目建议,报请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审议批准。五、公开与反馈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评审工作实行全程公示与反馈。(一)公示内容:对全社会公示申请项目(包括项目组成员、会员成员介绍、申请人曾主持和正在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简表内容)、拟立项项目(包括申请书摘要内容)信息。(二)反馈内容:对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反馈初审结果、专家评审意见和结果、立项评审结果。(三)公示网站: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门户网站。六、联系方式(一)邮寄地址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文一路115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楼8楼东801房间王楠,邮编310012,电话:0571-85214970。(二)申报咨询1.科研院联系人省自然科学基金 陆丹旸 88981775 kyyldy@zju.edu.cn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工业领域 李德付 88981187 lidefu@zju.edu.cn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领域 严智宇 88981029 yanzhiyu@zju.edu.cnxumin@zjnsf.gov.cn周世官0571-87353861 zsg@zjnsf.gov.cn医学科学项目联系人:林思达0571-85119257 linsida@zjnsf.gov.cn工程与材料科学项目联系人:宣晓冬 0571-88217337xxd@zjnsf.gov.cn王晶 0571-86964972wangjing@zjnsf.gov.cn管理科学项目联系人:吴正光 0571-88212780 wuzhengguang@zjnsf.gov.cn王晶 0571-86964972 wangjing@zjnsf.gov.cn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联系人:吴正光 0571-88212780 wuzhengguang@zjnsf.gov.cn王 晶 0571-86964972 wangjing@zjnsf.gov.cn4.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工业领域项目联系人:省科技厅高新处 杨陈华0571-87054142农业领域项目联系人:省科技厅农村处 邵晖0571-87055372社发领域项目联系人:省科技厅社发处 叶琳0571-87056405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联系人:省科技厅合作处 洪晨鸣0571-87055837实验动物项目联系人:省实验动物平台办公室 褚晓峰 0571-86952350省科技厅基础处 陈 勇 0571-87054006分析测试项目联系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何世伟 0571-87054137省科技厅基础处史杰 0571-87054693  附件: 1.项目申请填写指南.docx2.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要求.docx3.2020年度省实验动物项目申请指南.docx4.2020年度省分析测试项目申请指南.docx5.2020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指南.docx6.2020年度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各院系汇总清单.xls

  • «
  • 1
  • 2
  • ...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