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统计与数据科学联合会议于2025年7月11日至13日在杭州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IMS China联合发起,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承办,浙江省现场统计研究会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学者参会,共呈现6场顶尖大会报告、157场专题研讨及631个前沿学术报告,盛况空前,标志着中国统计与数据科学领域国际化与交叉融合迈上新台阶。

开幕式|锚定学科发展新坐标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松蹊院士,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讲席教授蔡天文,国际统计学会(ISI)主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何旭铭,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敏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周江洪副校长首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向长期支持中国统计与数据科学发展的学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浙江大学正以“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为导向,全力打造数据科学创新高地。

周江洪致辞
陈松蹊院士回顾了联合会议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了学科建设近期的突破性成果。他呼吁学界加强统计学科科普宣传,在数据时代积极回应国家需求,为数字中国建设培养更全面的数据赋能人才。

陈松蹊致辞
蔡天文教授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医疗、金融、教育等社会各领域。统计学家和数据科学家肩负着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重要使命,共同以数据力量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蔡天文致辞
何旭铭教授指出,本届大会报告均聚焦全球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的前沿,期待每位参会者都能从中获得新知、新思与新悟,感受到统计与数据科学学科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

何旭铭致辞
陈敏研究员提出,数据科学已成为政府治理、企业创新、民生保障的核心驱动力。他号召学者以统计与数据科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并预告了下一届联合会议的举办信息。

陈敏致辞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孙文光教授主持。

孙文光主持
学术盛宴|顶尖智慧碰撞前沿议题
本届会议学术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充分展现学科活力。其中,大会报告环节汇聚全球顶尖统计学者。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吴建福以Physics-informed Learning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为题做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鄂维南以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behind deep learning为题做主旨报告。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Mitchell L. 和 Robin LaFoley Dong讲席教授James M. Robins以Causal Inference: History,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为题做主旨报告。
哈佛大学人口与转化数据科学John Rock讲席教授蔡天西以Robust Consensus Learning with Multi-Institutional EHR Dat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为题做主旨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黄坚以Statistics in the Era of Large Models为题做主旨报告。

黄坚报告
康奈尔大学管理学Rudd Family讲席教授Will Cong以Generative AI for Economic Equilibrium Analyse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为题做主旨报告。
Will Cong报告
专题研讨环节则通过邀请报告和贡献报告,由各领域杰出专家及青年学者深入探讨。议题横跨经济统计与计量经济、医学与生物统计、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全面呈现全球统计与数据科学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实践成果。
多元活动|激发创新动能
大会同期设置两场圆桌论坛,聚焦青年学者核心关切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们就“学术论文写作的策略与实践”和“基金申请策略与经验分享”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外,学术海报展示及展台招聘等活动,为统计与数据科学领域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学术资源与合作机会。
圆桌论坛
海报及招聘
作为国内统计与数据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年度盛会,全国统计与数据科学联合会议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探讨最新研究动态与实践经验,分享前沿理论与应用成果,激发创新氛围,促进思想碰撞与多学科协同合作,共同应对复杂的科学与技术挑战。
第三届全国统计与数据科学联合会议在杭州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浙江大学在数据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作为承办方为促进学界交流合作所付出的努力。这场汇聚全球顶尖智慧的盛会,不仅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科发展擘画了清晰图景,其丰硕的交流成果也将持续赋能学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