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际科技合作载体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5-20

    各有关学院(系)、校设研究机构、各位老师:国际科技合作载体是我省深入实施全球科技精准合作行动,参与国际创新协同治理的重要平台。为做好2021年度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申报工作,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申报通知,现就有关事项转发通知如下一、类别与定位进一步构建功能定位明晰、错位互补发展的国际科技合作载体体系,按照功能定位与主要任务不同,共分为四类开展申报:(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的综合性引领示范基地,主要任务是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资源。(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是助推国内外创新资源对接的公共性开放服务平台,主要任务是开展海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及企业孵化对接。(三)企业海外研发机构:是提升龙头企业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海外实体,主要任务是加快重点产业链研发全球化布局。(四)“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前沿关键技术联合研发的双向科研平台,主要任务是推进中外双方共同关注优先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加强优势产业和民生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全球示范推广。二、重点领域(一)坚持需求导向:重点面向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数字安防、精准医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全球创新链合作布局建设。(二)坚持服务大局:重点面向现代农业、能源、防灾减灾、海洋、人口健康等中外共同关注的民生领域布局建设。(三)坚持互利共赢:重点面向气候变化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控等全球重大发展议题布局建设。三、申报条件(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符合《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浙科发外〔2017〕187号,附件1)规定的申报条件。重点面向科创走廊、国家自创区、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创新平台布局。我校优先推荐所在院系(校设研究机构)尚未设置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且拥有良好国际科技合作基础的平台申报2021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科技厅鼓励依托单位做好资源渠道整合,高校每个学院原则上累计建设不超过一个基地。(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符合《关于印发〈浙江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科发外〔2018〕63号,附件2)规定的申报条件。(三)企业海外研发机构1.申报主体为在浙江省内合法注册、运营且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一般支持近五年内设立(并购)海外研发机构的企业,且该海外研发机构运行状况良好。2.海外研发机构需拥有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专利,有专业研发人才团队和固定的场所、仪器设备、科研条件、明确的研发领域、研发项目以及研发经费投入。3.通过并购方式设立的,被并购机构注册成立时间应不少于2年,且与出资主体无产权关联关系。4.省内企业通过海外子公司、分公司投资设立(并购)研发机构的,需提供投资主体与省内企业所属关系证明材料。研发机构设立在港澳台地区的也可纳入申报范围。(四)“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1.中方依托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外方依托单位原则上应为在国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2.共建实验室的中方、外方依托单位需同时具备相应科研能力及条件, 均应有一定面积的独立物理空间,为实验室配备稳定的学术带头人、高水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为实验室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及实验设施等支持。3.中外方依托单位已经就共建联合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责任分工、投入产出等达成明确共识,已签署相关协议、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外方依托单位支持中方依托单位向浙江省科技厅申请建设,并对同时被认定为外方依托单位不持异议。4.优先支持已纳入中外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框架或纳入双方政府间机制性会议讨论议题的相关合作,优先支持与我省国际友城相关机构开展的合作。四、支持政策(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定期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优先支持基地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定期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创建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三)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经核定评审,申报企业设立或并购海外研发机构的核定累计研发投入总金额高于(含)1000万元人民币的,按核定研发投入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四)“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优先支持申报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五、申报方式与时间安排(一)申报方式实行网络在线填报方式申报,无需报送纸质件。我校以院系(校设研究机构)为单位组织申报,各院系(校设研究机构)6月28日前将《2021年度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申报清单》(附件7)反馈至科研院联系人邮箱。各附属医院通过学校进行申报。申报人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www.zjzwfw.gov.cn)进行申报,需先注册法人账号,组织机构代码请填写浙江大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00000470095016Q。选择“法人服务”,部门导航中选择“省科技厅”,根据申报的载体类型点击进入相应模块进行填报,申报书“基本信息”中的“归口管理部门”请务必在下拉框中选择浙江大学。(二)申报时间申报时间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7月12日。(三)材料要求1.在线填写申报书(样表参见附件3-6);2.根据提示在线上传相关佐证材料,未提供佐证材料的数据与信息在评审认定过程中将不予采用。(四)联系人政策业务咨询:省科技交流中心陈晟颖,87978953省科技厅合作处廖川杰,87054108系统技术支持: 85118011(企业海外研发机构)87054113(其它三类载体)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陆丹旸 谢崇波,88981775 kyyldy@zju.edu.cn附件:1.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pdf附件:2. 浙江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pdf附件:3.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申报书.docx附件:4. 浙江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申报书.docx附件:5. 浙江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奖励申报书.docx附件:6. 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申报书.docx附件:7. 2021年度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申报清单.xlsx科学技术研究院2021年6月17日

  • 【内网】科研院关于2022年度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2021-05-20

    各学院、系(校设机构),科研院近日已发布《科研院关于2022年度浙江省基http://rd.zju.edu.cn/rdoffice/2021/0623/c24007a2398142/page.psp。现就相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一、      申报项目类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受理项目类型分为:重大项目、杰青项目、重点项目、探索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其中杰青项目、重点项目以及探索项目为限额申报。二、      申报注意事项2022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信息统计表.xlsx 

  • 安全保卫处关于临时调整紫金港校区东门(申花路口)通行的通知

    2021-05-20

    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将于5月23日在我校紫金港校区举行。为确保上述三项大型考试期间校园安全有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5月22日23:00--23日20:00紫金港校区东门(申花路口)作为考试专用出入口。在此期间,除参加上述考试的考生外,其他人员、车辆请从其他门绕行。过往车辆请注意避让,减速慢行,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安全保卫处 2021年5月19日

  • 【内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2年度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5-19

    浙科发金〔2021〕27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深入实施“尖峰计划”,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实施意见》《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现就组织开展2022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既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的工作主线,坚持“集聚一流人才团队、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标准,按照“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要求,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重点领域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原创成果,提升我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的源头支撑能力。二、 申报条件(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1.申请人应符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相关条件,鼓励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基础研究平台开展研究。2.重大项目(不含联合基金)实行 “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不论资历、不设门槛。3.企业申报原则上要求为创新型领军企业或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企业。(二)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公益项目”)1.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国际科技合作:申请人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2.实验动物:申请人应为专职从事实验动物或动物实验相关工作的一线研究人员,在具有合法有效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开展研究。3.分析测试:申请人应为专职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载体须向社会提供分析测试技术服务,且原则上上一年度接收使用过一定额度的创新券。优先支持对外开展开放共享服务次数较多且接收创新券的单位申请人。三、 申报要求(一)聚焦重点领域。基金项目和公益项目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和“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的申请数不少于80%。(二)突出目标导向。基金项目的重大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对照申报指南中明确的研究内容或资助方向、绩效目标和学科代码等进行申报(见附件)。(三)积极培育青年科研人员。基金探索项目中35周岁以下的申请人不少于50%;基金重点项目的申请人中应有一定比例为40周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有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的依托单位应审核推荐一定比例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申请基金探索项目(不包括联合基金)。(四)实行限额推荐。基金重点、探索项目和公益项目由依托单位在择优遴选的基础上限额推荐,各依托单位管理员可登录省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本单位申请限额数。(五)严格遵守科研管理和保密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凡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等科学研究,须严格执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涵法律禁止公开的秘密内容或申请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如涉密需脱密后提交。(六)强化科研诚信。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如发现弄虚作假、多头或重复申报等科研诚信问题,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记入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四、申报方式和时间安排(一)网络申报。2022年度基础公益研究专项采用网络在线填报方式,申请人请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进行网络申报(网址:www.zjzwfw.gov.cn/zjservice/item/detail/index.do?impleCode=ff8080815d551320015d58a5a2f200222331001216001&webId=1),点击“在线办理”,用政务服务网账号登录申报项目。申报须知请参看http://zjnsf.kjt.zj.gov.cn/portal/detail.html?typeid=2018915&postid=852859257396133888。(二)审核推荐。各依托单位应做好项目申报的服务指导,并对项目进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组织申报和审核上报工作。各高校附属医院统一由归口高校审核。   (三)填报时间。本次网上申报从2021年7月6日开始,申报和审核推荐截止时间分别为7月25日、7月30日,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妥善安排申报和审核时间。五、咨询方式(一)基金项目1.依托单位管理胡禾,0571-888678162.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及会员注册尤卫军、高敏,0571-87353861、281708823.政策咨询陈文强,0571-869649724.学科咨询工程与材料科学:刘君、李金霞(协管),0571-85119257、85117948信息科学、化学科学:宣晓冬、叶璟(协管信息科学),0571-88217337、28170887生命科学:李金霞,0571-85117948医学科学(药学):徐敏,0571-88212789医学科学(医学)、地球科学:钱昊,0571-88212603管理科学:陈文强,0571-86964972数理科学:顾欣星,0571-281708855.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基金办:李金霞、刘  君,0571-85117948、85119257浙江省水利厅:陶 洁,0571-87826556浙江省药学会:王玉莲,0571-87234469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青,0571-56628151台州市科学技术局:金 仁,0576-88510576北京中卫生物科研转化研究中心:王晶晶,0571-85333229衢州市科学技术局:晏青,0570-3047307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金美英,0571-89908852(二)公益项目1.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陈文强、李金霞,0571-86964972、851179482.国际科技合作省科技厅合作处  洪晨鸣,0571-870558373.实验动物省科技厅基础处 戴银燕,0571-870540094.分析测试省科技厅基础处 史杰,0571- 87054693 附件:2022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1年6月19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2021年6月19日印发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的通知

    2021-05-13

    各有关单位:为加强省软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研究机构专业优势,支撑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新首位战略,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我厅将征集一批围绕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决策咨询的软科学研究团队纳入省软科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基地是指具有丰富的软科学研究经验、拥有稳定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能够高质量完成各类调研以及相关研究任务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平台或机构。基地依托单位应为已注册的省软科学项目依托单位。二、基地条件(一)基地负责人应为学术带头人,具有正高级(含)以上职称,主持过省委省政府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任务或省软科学计划重点(含)以上项目,或者具有主持其他相当水平的研究课题经验,研究成果得到采用和公认。(二)研究团队拥有至少3名中级(含)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并保持基本稳定。 (三)基地研究内容主要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开展研究;对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发展趋势等前瞻性领域开展跟踪研究和超前研究;对重大科技创新政策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为省委、省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等。三、基地任务1.服务决策。面向科技创新政策和决策需求,围绕基地特色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组织高水平软科学研究。2.提供咨询。积极承接科技创新有关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应急性研究任务,开展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3.培育团队。集聚一批高水平软科学研究专家,培养一批中青年研究骨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四、办理流程请登录“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https://pm.zjsti.kjt.zj.gov.cn),在线填写《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申请表》及提交相关承担项目和研究成果佐证材料扫描件,经依托单位审核后,于5月15日前通过归口管理单位审核上报到省科技厅,系统于5月8日开放填报。省科技厅项目管理部门将组织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完成入库,并视项目完成绩效情况对基地实行动态调整。我厅将对入库的基地,在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选题及申报名额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成效显著的基地将提供长期资助。附:《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申请表》附件.doc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1年4月26日(联系人:刘晨晓,王少新;联系电话:85214237,87051064)

  • 【内网】【数据库开通】“Academic ResourceMap学术资源地图”平台正式开通

    2021-05-12

      “学术资源地图”(Academic Resource Map,简称ARM)是一个基于学科聚类和数据驱动的多维度电子资源导航系统,包括中外文期刊、外文图书、学位论文等类型电子资源,可实现面向学科的学术资源聚合和导航。相关资源与我校已订购的全文资源关联,可以实现便捷的全文获取。目前已收录了13万余种外文期刊、150多万种外文图书、2万余种中文期刊及部分其他资源。此外,学术资源地图聚合了我校发文、下载、引用等数据,便于用户发现特定学科的重要学术资源,并了解相关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主要功能如下:资源搜索:以电子期刊为例,在主页上方搜索框内输入提示的关键词,可以方便直观地了解各学科/子学科收录的核心期刊、主要核心出版社、对应的图书馆馆藏情况、期刊详情(所在数据库、可访问的年限、期刊影响因子、我校的下载量、发文量、引用量)等内容,用户可以动态掌握所在学科的重要学术资源,以及这些学术资源对我校的学术贡献度;学科导航:对于中外文资源按照教育部学科进行分类排序(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按照IF值、SNIP值等质量指标及本校下载量、发文量、引用量等使用指标进行资源排序;学科聚合: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资源聚类,呈现学科下重要的学术资源。多维度展现不同指标下的数据导航。展现本校发文信息、引文所在期刊、文摘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图书全文数据库、关联学科、学科关于、学术工具等功能;资源收藏:对于资源进行收藏以便于后期访问;投稿指南:分析各学科中本校高被引期刊、高被引学者、高被引机构等信息,对投稿及发文合作等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收录了一万多份外文期刊的投稿链接和四千多份DOAJ期刊的投稿信息。访问地址:http://resourcemap.com.cn/访问方式:校内IP控制,新用户需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之后登录即可访问;校外使用WebVPN(https://webvpn.zju.edu.cn/),需VPN账号及密码登录。图书馆2021-5-27附录1:资源搜索搜索页面搜索结果页面资源信息页附录2:学科导航页附录3:学科聚合附录4:资源收藏资源收藏:点击期刊封面图标下方的“收藏”即可。如果有资源荐购需求,请发送邮件至zju_dig@zju.edu.cn,说明荐购的资源名称、推荐理由和您的真实信息(姓名、院系、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附录5:投稿指南点击主页右侧的“投稿推荐”,可跳转到投稿指南页面。附录6:注册方式点击主页右上角的“登录”,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注册账号”输入手机号、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根据提示进一步操作即可完成注册。

  • 南方科技大学邵启满教授“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HIGH-DIMENSIONAL DISTANCE CORRELATION INFERENCE”讲座顺利举行

    2021-05-11

    2021年5月10号上午,南方科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创系系主任、讲席教授邵启满受邀在我中心1417报告厅做了题为“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HIGH-DIMENSIONAL DISTANCE CORRELATION INFERENCE”的讲座。该讲座由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双聘教授苏中根主持,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及数学学院的部分研究生、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邵启满教授首先简要为我们介绍了距离相关的理论发展历史及一些应用。距离相关性(Distance correlation)是用以检验不同随机变量间非线性依赖程度的流行工具。由于其计算简便,同时允许离散与连续的数据类型,因而在统计的不同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高维情况下,满足零假设时,两随机变量距离相关性的极限分布也一直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过往的研究只包含样本容量或数据维数单独地趋近于无穷时的情形。邵启满教授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则为我们弥补了这项空白。通过发现误差修正形式的距离相关性在渐近情形下,其霍夫丁分解(Hoeffding decomposition)的主要部分为一个鞅列,因而可利用鞅的中心极限定理。这项新研究具体地计算了上述情形中重标度的(rescaled)距离相关性的具体形式。相比之前的研究,在极大放松了矩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提高了其极限分布的收敛率。进一步地,这项研究发展了高维情形下距离相关性检验的功效分析,当两随机变量维数都为阶时,此检验功效近似为1。讲座最后,邵启满教授与参加讲座活动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苏中根教授对讲座活动进行了简短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下结束。文字素材/金寅图文编辑/苏溦娜、牛茜

  • 【内网】关于做好迎接教育部2021年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

    2021-05-11

    各学院(系)、直属各单位、校设各研究机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21〕9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2021年实验室安全检查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为抓手,以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为目标,掌握防范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各单位要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排查,重点做好易燃、易爆、剧毒、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及生物安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二、组织领导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2021年实验室安全检查与专项整治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应工作,各二级单位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工作落实。三、工作安排(一)学校自查自纠阶段(2021年5月17日前)1.二级单位开展自查。在5月17日前,各二级单位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1)》(附件),对本单位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排查与整改工作。根据前期自查自纠情况主动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对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对短期无法整改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2.学校开展督查。5月18日前,学校对二级单位实验室安全档案、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二)教育部现场检查启动视频会(2021年5月17日)召开教育部2021年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启动视频会暨我校迎检相关工作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三)教育部现场检查阶段(2021年5月中下旬)配合教育部专家组做好学校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随机访谈、整改意见反馈等工作。(四)学校整改总结阶段(2021年6月)根据教育部专家组书面整改通知书要求,逐条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好整改工作,注重整改实效。附件: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1).docx                            浙江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      2021年5月10日

  • 【内网】关于举行“神机妙算”2021 全国算法设计挑战赛的通知

    2021-05-11

    各有关单位:为践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挖掘全社会范围内优秀科研创新力量,由科技创新特区试验示范区沈阳工作站(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协办单位之一)协办的“神机妙算”2021 全国算法设计挑战赛正式启动报名。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流程大赛分为线上报名及参赛、线下评审、成绩公示及颁奖三个阶段进行。1.       线上报名及参赛(2021年4月27日-7月31日)通过大赛H5、网站等客户端链接进行参赛报名,提交个人信息,完成注册、浏览比赛题目,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2.       线下评审(8月1日-8月中旬)线下通过电脑和专家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审。3. 成绩公示及颁奖(8月下旬)具体时间以短信和大赛官网告知对参赛作品成绩、获奖人员名单进行公示。邀请获奖人员参加颁奖仪式。二、奖励与支持1. 奖励一等奖:1 名,奖金10 万元(证书、奖牌)二等奖:2 名,奖金各4 万元(证书、奖牌)三等奖:6 名,奖金各1 万元(证书、奖牌)优秀奖:30 名,奖金各2000 元(证书)最佳参与奖:100 个(证书)优秀组织奖:3 名,对大赛组织实施中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颁发优秀组织奖奖牌。2. 其他支持(1)特区支持:获奖企业单位将作为特区装备的优先合作单位。(2)课题承接:获奖企事业单位、团队可承接创新特区发布的相关课题,参与航空产业科研工作,实现技能提升与价值转化。(3)宣传推荐:全网推送大赛信息,实时公布入围及获奖情况,提升参与单位、团队知名度。(4)人才培养:主办单位作为航空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可为优胜高校团队中研究生、博士后提供项目锻炼机会,助力其增强科研软实力;酌情可对有志于建设的优秀参赛个人进行卓越青年、青年人才推举。(5)工作机会:协办单位组织和推荐的人员获奖,除获得大赛奖金外,获奖人员可获得在沈阳所扬州院带薪实习的机会;如有意愿,可获得优先推荐到沈阳所及其所属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工作的机会。三、大赛题目大赛针对计算机工程问题发布题目,以多点位路径优化算法征集、实物三维建模通用解决方案征集为竞赛单元,旨在汇集国内优秀科研力量聚力突破科研瓶颈,加速优秀计算机算法成果,与其他技术手段的融合出新与多维应用,激发国内优秀科研力量凝心聚力、合作攻坚。具体题目现已发布, 请登陆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shenjims.com 或关注大赛手机端报名入口查询详情(详见附件)。四、参赛资格大赛鼓励具有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潜力的个人组成团队参赛。(1) 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团队,有志于为创新特区贡献力量。(2) 团队人数不少于1 人,不超过5 人。(3) 参赛测试的程序涉及的技术、相关专利等归属于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商业纠纷。五、大赛官网及报名方式欢迎登陆大赛官方网站观看大赛宣传片及大赛题目视频,掌握大赛最新资讯,报名参赛。也可扫码关注手机端报名入口二维码(见附件),了解大赛资讯,报名参赛。官方网站:https://www.shenjims.com                 大赛电脑端报名入口 大赛手机端报名入口大赛咨询邮箱:shenjims@163.com附件:《“神机妙算”2021 全国算法设计挑战赛大赛概况》  “神机妙算”-2021全国算法设计挑战赛招赛函附件(大赛概况).docx先进技术研究院2021年05月24日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黄山百家企业技术需求 “百榜助企·招贤令”的通知

    2021-05-11

    各有关学院(系)、研究所、教师:   2021年,黄山市将以“海聚英才·揭榜挂帅”为抓手大力开展柔性引才引智工作。近期,黄山市人才办会同市科技局经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精准挖掘,征集了100项制约黄山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等技术需求,现予以张榜公告,旨在借助国内外人才智力、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黄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   为加快落实我校与黄山市校地战略合作,促进我校科技成果向黄山市转移转化,请各有关单位组织教师阅读相关信息(附件1、2),积极参与校企科技项目合作。如有合作意向,请将需求序号发送到0917174@zju.edu.cn,科研院汇总后将组织专场对接会。联系人:蔡章武 13968238735附件1:黄山发布100项企业技术需求“百榜助企·招贤令”.doc附件2:黄山揭榜挂帅技术需求.xls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1年5月20日

  • 人武部关于杭州市“5.12”试鸣防空防灾警报的通知

    2021-05-10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为保持防空警报良好的战备状态,增强全体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接杭州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试鸣防空防灾警报的通知》(杭人指办传〔2021〕2号),根据《浙江省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制度》和《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5.12”防空防灾警报试鸣的通知》的精神,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5月12日在全市组织一次防空警报试鸣。现就浙江大学试鸣防空防灾警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防空警报试鸣信号主要试鸣防灾和防空两类五种警报信号。(一)防灾信号防灾警报(鸣60秒,停30秒,反复二遍,时间三分钟)防灾解除警报(连续鸣响四分钟)(二)防空警报信号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时间三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时间三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响,时间三分钟)二、防灾防空警报试鸣时间          2021年5月12日上午10点至10点43分(一)防灾信号试鸣时间10:00-10:03  试鸣防灾警报信号10:10-10:14  试鸣防灾解除警报信号(二)防空警报信号试鸣时间10:20-10:23  试鸣预先警报信号10:30-10:33  试鸣空袭警报信号10:40-10:43  试鸣解除警报信号请全体师生相互转告,不要引起恐慌,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党委人民武装部2021年5月8日

  •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HIGH-DIMENSIONAL DISTANCE CORRELATION INFERENCE

    2021-05-01
  • 【内网】关于申办202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和研究生国际工作坊项目的通知

    2021-04-29

    鉴于当前疫情发展形势,为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校鼓励进一步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面向广大学生着力推进在地国际化。2021年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和研究生国际工作坊项目继续实施线上交流,鼓励院系或直属单位牵头申办,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 1. 项目承办单位须明确国外合作单位、项目主题、学生规模,并已与国(境)外合作单位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日程安排,明确了预期达到的交流合作目标。2. 线上交流类型可以是科研讲座、研讨学习等学术交流活动。3. 申报工作由学院(系)或直属单位牵头负责,项目的内容、模式等方面应具有创新性;国外交流单位须为世界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中外合作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优质合作交流平台,对涉及多个国外合作方的项目,在项目内容方面应突出重点并考虑关联性。4. 每个学院(系)或直属单位申报项目数最多不超过2项。5. 学生参与在线学习交流时间累计不少于16学时。6. 申报项目要求在2021年10月31日之前执行完毕。二、资助内容1. 项目资助内容为开展线上交流产生的相关费用。支出标准须符合学校计划财务处有关规定,讲课费或酬金具体发放标准参照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2. 项目执行完毕且完成新闻报导和总结材料提交后,研究生院下拨资助经费。三、评审程序1. 各学院(系)统筹研究确定申报项目,提交《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国际工作坊项目申请书》。2.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系)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名单。四、项目管理1. 为保障线上项目实施质量,执行单位须做好参与研究生的组织培训、明确项目考核、纪律要求等。2. 线上项目要求全程视频录像存档。3. 学生申请:项目参与的学生须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出国(境)申请:出访任务一栏选择“线上交流项目”,出访期限填写项目起止时间,出访国家(地区)填写项目合作高校所在的国家(地区),如有多所合作高校请在出访学校中文一栏填写完整;经费来源国际旅费填写其他,其他在外费用填写“研究生院资助”,经费卡号请联系院系老师确认;国境外邀请人相关信息请填写合作高校相关信息;邀请信请上传项目日程安排表,提交后由院系进行审核。学生总结:项目结束后,项目参与的学生须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回国(境)资料:护照出国境、回国境时间、实际返校时间填写项目起止时间;个人总结填写项目学习交流总结;回国资料上传的附件要求文字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字)和项目参与期间的照片2-3张,提交后由院系进行审核。4. 项目执行完一周内组织单位须将新闻报导(要求有中文及英文)发布到学院(系)中英文网站,电子版或链接发送至邮箱yjsy_pyc@zju.edu.cn;项目须明确冠名为“第六届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工作坊”或“第七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5. 项目执行完一个月内组织单位提交项目总结材料纸质版,并将电子版(word版本)发送至邮箱yjsy_pyc@zju.edu.cn,总结材料包括:(1)项目总结画册(一本),总结画册应包括项目的概况,研究生学习交流情况、取得的成果、创新点、典型事例及下一年计划等,应包括文字和图片。(2)项目相关照片或视频6. 对于未按时提交新闻报导和总结材料的项目,研究生院将不下拨资助经费。请各学院(系)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和研究生国际工作坊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和国际工作坊项目申请书》(请见附件1,纸质版一式1份)于2021年5月18日前递交或者邮寄至研究生培养处公派出国办公室(紫金港校区西区研究生教育综合楼812-1室),电子版请发送至yjsy_pyc@zju.edu.cn。如有问题,谨请联系:88981407,张老师。研究生培养处2021年4月9日附件下载1、 《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和国际工作坊项目申请书》-2021.doc

  • 2021年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列表

    2021-04-29
  • «
  • 1
  • 2
  • ...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