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2024级数据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 校内导师目录

    2024-10-15

    导师姓名 主要研究方向 导师名额 邮箱 陈华钧 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AI for Science 1 huajunsir@zju.edu.cn 陈璐 数据库、大数据处理、度量空间数据管理、时空数据管理、查询可用性分析 1 luchen@zju.edu.cn 崔逸凡 因果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精准决策,个性化医疗 3 cuiyf@zju.edu.cn 高云君 数据库、大数据管理与分析、DB与AI融合 1 gaoyj@zju.edu.cn / raygaoyj@gmail.com 贺诗波 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科学、人工智能 1 s18he@zju.edu.cn 李超 数据智能、智慧城市、工业智能 3 chaoli@intl.zju.edu.cn 林俊宏 稀疏恢复,核方法,正则化,学习理论,机器学习优化算法,深度学习 3 junhong@zju.edu.cn 骆威 充分降维,高维数据分析,因果推断 3 weiluo@zju.edu.cn / wluostat@outlook.com 苗晓晔 智能数据治理与服务,数据补全与数据清洗, 数据估值与服务定价,智能药物研发 3 miaoxy@zju.edu.cn Andre Python 应用空间统计学,空间扩散,贝叶斯层次模型 3 apython@zju.edu.cn 邵辉 应用概率论、量化金融 1 huishao@intl.zju.edu.cn 沈春华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1 chunhuashen@zju.edu.cn 孙文光 大范围多重假设检验,选择性推断,经验贝叶斯方法,迁移学习,机器学习的公平性,统计决策理论 3 wgsun@zju.edu.cn 王一苇  零售运营管理研究,订阅制研究,人工智能在商业运营领域的应用,大规模随机实验 1 yiweiwang@intl.zju.edu.cn 杨秦敏 工业数据智能、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控制系统理论 1 qmyang@zju.edu.cn 周闻宇 金融计量经济学,实证金融,数字经济 1 wenyuzhou@zju.edu.cn

  • 【内网】关于招募第四期浙江大学“启真问学”创新平台导师的通知

    2024-10-12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启动浙江大学“启真问学”创新平台第四期导师招募选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放协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科教融合,营造学校学术创新氛围,大力提升本科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师生共进,充分激活师生两个主体,发挥高水平教师引路作用,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通道,自主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志奉献国家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三期共计选拔188位创新导师,录取677位学员,推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平台在全校上下弘扬“尊德性、道问学”的优良传统,营造学校学术创新氛围。在课题研究方面,平台于2023年和2024年开展“启真问学”创新平台科研训练项目,总立项科研训练项目81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在学科创新方面,学员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入选浙江大学本科生未来学术新星项目、已有8人次学生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在领域顶刊发表SCI论文5篇等等。在学术深造方面,平台毕业生共15人均深造,其中本校保研和直博9人,共有5人硕博导师为“启真问学”导师。二、实施方案平台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开设1-2期。师生结合科研兴趣双向选择,选定后以“问学小组”为单位开展个性化的长周期培养。面向各院系学者开放导师报名,由党委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和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遴选,第三期导师人数不限制,原则上每位导师可录取1-5名学员;学员从本科学生中选拔,每期学员总人数不限制,由党委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完成选拔。平台理想化培养周期为本硕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在本科阶段,学员进入导师课题组以“问学小组”为单位开展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学习。鼓励学员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继续深造,鼓励从事学科交叉和科研跨界等创新方向研究。平台采用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评估调整,滚动发展。为切实探索长周期培养机制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平台达到预期实施效果,导师与学员需共同遵守以下培养要求:(一)学员在录取后确认创新导师,切实融入“问学小组”,开展学术创新研究学习;学员应在深度参与学习中了解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在深度参与课题研究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原则上,学员需初步参与1项课题研究。(二)导师应指导学员制定长周期创新学习方案,三个月以内提交书面个性化培养方案,由导师和学员共同签字确认,由党委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统一存档;导师应对学员给予经常性的学术科研指导,鼓励学员结合学科特色依托实验、调研开展学术交流。三、选拔条件(一)教师选拔条件1. 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有较好的育人情怀;2. 有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已承担国家战略需求或国际前沿创新研究课题或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负责人;3. 关心热爱学生,能指导学生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训练方案和个性化长周期培养计划,并提供必要的科研训练以及督导工作。(二)学员选拔条件1. 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身心健康,学风诚信,无违法违纪记录;2. 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立志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3. 勤奋刻苦,具有顽强毅力和钻研精神。四、招募流程与时间安排(一)教师报名10月12日至10月24日,请报名教师填写信息收集表:https://teyccddijji.mikecrm.com/yONvqch。(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二)导师遴选与确认10月25日至10月27日,由党委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和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遴选。(三)导师名单审核公示10月28日至10月30日,党委学工部和创新创业学院审核并公布“启真问学”创新平台第四期导师名单。(四)学员招募启动11月初,全校发布“启真问学”创新平台学员招募通知,面向本科学生启动选拔。五、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571-88981157 邮箱:zhangnan77@zju.edu.cn  党委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2024年10月12日

  • 博士生讨论班2024[04]

    2024-10-11
  • 【内网】关于组织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2024-10-09

    各相关学部、学院(系)及有关单位,各位博士研究生同学: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中国科协启动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试点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附件1)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中国科协依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以下简称省级科协)和高校科协推荐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创新能力的在读博士生入选本计划,依托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进行托举培养,通过组织吸纳、安排学术兼职、支持学术论文发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资助开展出国(境)访学等方式,促进博士生能力提升。托举期不超过2年。二、申报条件(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无学术不端行为;(三)具有浙江大学学籍的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在读博士研究生,具有中国国籍、年龄不超过30周岁(按2024年8月31日实足年龄计算),离基本修业年限到期时间不满1年的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推荐申报。(四)博士与硕士阶段的科研方向具有一定延续性、相关性或学科交叉性,博士所学专业属于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等学科门类,且有志于长期从事科技工作;(五)立足国家需求、产业趋势、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六)同等条件下,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或研究生阶段(含硕士、硕博连读、直博、普博)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优先推荐;(七)同等条件下,曾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排名前三)的优先推荐。三、推荐渠道推荐渠道分为高校科协推荐和自荐。申报人应选择其中一个渠道申报。1.高校科协推荐。由申报人在系统上搜索“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添加高校科协推荐渠道。学校科协实行限额推荐,请各相关学部择优推荐。相关要求将另行通知至学部。2.自荐。由申报人在系统上搜索“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添加自荐推荐渠道。学籍在工程师学院、国际联合学院等直属单位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申报人可通过自荐渠道申报。四、申报程序(一)项目申报人填报1.请申报人根据通知相关申报要求,通过“智慧科协”平台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支持系统(http://kecaihui-tm-zz.cast.org.cn/match-page/qtgc)填写并提交《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表》。填报时需选择1-3个全国学会作为意向托举单位。2.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1)系统中导出的推荐表及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证明材料;(打印推荐表并在相关位置完成签字后,扫描并上传签字页;通过自荐渠道申报的学生导出签章页,本人签署承诺后,提交至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处签署“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意见”,研究生培养处地址:紫金港校区研究生教育综合楼811室)(2)申报意向汇总表(附件2);(3)经导师审核签字的《导师知情书》PDF扫描件(附件3);将上述材料电子版以“姓名+学院(系)”命名报送至所在学院(系)研究生科。3.系统填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13日14:00,逾期不予受理。请申报人在截止时间内完成系统申报与材料报送,申报截止后将无法提交与修改。(二)请各学院(系)对申报人的资质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于10月14日14:00前将《申报意向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及盖章扫描件、学生申报材料报送至浙大科协邮箱(zdkx@zju.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XXX学院中国科协博士生专项申报材料”。五、其他说明本计划资助方式有别于其他科研项目或人才计划,中国科协按照累计不超过人民币4万元的资助标准为入选者提供学术资助。学术资助主要用于入选者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开展出国(境)交流访学,按“包干制”定额方式,由中国科协统一拨付。本计划不与其他项目互斥。具体托举服务内容和资助方式等未尽事宜详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附件4)。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浙大科协 李老师 0571-87951079研究生院 张老师 0571-88981403 附件:附件1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试点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4〕22号).pdf附件2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申报意向汇总表.xlsx附件3 导师知情书.docx附件4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4〕21号).pdf附件5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pdf附件6 各校区银行账号信息.docx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024年9月30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关于组织申报“青山科技奖”的通知

    2024-10-09

    各学院(系)、有关科研单位: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愿景蓝图,鼓励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技研发,美团携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设立了青山科技奖,目前青山科技奖的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奖励数量和金额奖励不超过10人,奖励金额100万元/人,分三年拨付。二、申报条件1.申报时间:2024年8月30日至10月31日;2.申报人应是1979年1月1日(含)后出生,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全职青年科研工作者;3. 由奖项邀请的提名人发起提名,或由两位及以上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等)同行专家推荐;4.申报人主要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学科或相关前沿交叉领域开展研究,聚焦绿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储能、降碳减污协同控制等议题:(1)绿色低碳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基材料、循环再生材料、材料的绿色低碳制造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2)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碳捕集和分离、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3)新能源及储能:主要包括光伏、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方向,以及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储能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4)降碳减污协同控制:统筹温室气体减排与水、气、土、固废等领域污染治理协同控制,实现二者协同增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5.候选人提交资料不应涉及国家安全或国家秘密。三、申报流程1.申报人应在2024年10月31日24时前登录美团青山科技基金官网(https://greentech.meituan.com)按说明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2. 两位及以上同行专家推荐书也应于2024年11月7日24时前上传至申报系统。四、申报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教育经历、科研工作经历等;2.科研信息:所属学科领域、科研议题、代表性学术成果等。其中代表性论文建议填写申报人近5年作为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3.申报信息:包括提名码/推荐信、申报书等。申报书内容包括个人研究工作对碳中和、循环经济主题及所申报青山科技奖议题的关联、贡献和价值,科研及学术成就、在研科研项目及学术进展未来科研工作规划。五、联系方式联系人:田娟88981070邮  箱:tianjuan@zju.edu.cn地  址:紫金港校区东三126  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9月30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关于开展2024年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申报的通知

    2024-10-09

    各有关学院(系)、有关科研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关于开展2024年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申报的通知详见https://www.ciur.org.cn/a980.html2024,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奖项设置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共设置两个奖项:创新人物奖、创新成果奖。二、推荐方式奖项申报采取推荐制,浙江大学作为推荐单位,可推荐创新人物奖4项、创新成果奖6项。有意向申报的老师请填报校内报名表(附件7),并于2024年10月9日前发送至邮箱tianjuan@zju.edu.cn。若报名人数超过推荐额,将组织校内评审,择优推荐。三、申报程序1、申报人请于2024年10月30日之前登录申报系统(网址:https://2024pj.ciur.org.cn/),完成在线申报。填报要求详见申报系统说明(附件4)。2、纸质材料2份(原件、复印件各1份),包括封面、申报表和附件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双面打印装订),纸张规格A4,封面硬纸打印,竖向左侧胶装。不涉密证明1份(附件2),请于2024年11月5日前报送至科研院成果部。四、联系方式联系人:田 娟,88981070,tianjuan@zju.edu.cn联系地址:紫金港校区东三126 科研院成果部 2024年9月30日  附件:1.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关于开展2024年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申报的通知.docx2. 不涉密证明.docx3. 应用证明.docx4. 评奖系统操作指南.pdf5.2024年创新人物奖申报表.doc6.2024年创新成果奖申报表.doc7.校内报名表.docx

  • 【内网】科研院转发有关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答辩评审的预通知

    2024-10-09

    各有关院、系(校设机构),各相关老师:    现接到省基金办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答辩评审的预通知,预通知内容如下,请各位老师、院系提前知悉并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浙科发金〔2024〕28号)有关规定,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其延续项目、联合基金重大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延续项目(以下简称“杰青延续项目”)不再进行网络评审,待形式审查和项目初审后将开展答辩评审,答辩评审通知另行下发。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答辩方式    采用视频答辩方式。答辩人不到会议现场答辩,需提前准备视频答辩材料,并于会议当天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问答。       二、答辩材料    1.提交材料包括视频答辩材料和PowerPoint文稿,答辩视频和材料大小不超过300M,两个版本的介绍内容应一致,均不得加入背景音乐。视频及PowerPoint文稿首页应加上清晰的本人手持证件照片。2.视频答辩材料应为答辩人本人讲解PowerPoint(视频文件为MP4格式),编码方式为H264(建议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或以上版本进行格式转换),播放时长须严格控制在8分钟内。3.提交材料应适应评审现场的播放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视频答辩材料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PowerPoint文稿投影分辨率1920x1080,长宽比16:9。三、答辩内容1.重大项目(含联合基金):针对项目指南,简要介绍相关工作基础和研究队伍组成情况,阐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2.重大项目延续项目:简要介绍重大项目资助取得的原创成果和研究进展,阐述延续项目的研究队伍组成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3.杰青延续项目:简要介绍杰青项目资助取得的原创成果和研究进展,阐述延续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四、其他要求    请于10月8日-10月12日(8:30-17:30)期间登录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zjnsf.kjt.zj.gov.cn),在会员中心-个人信息修改-个人简历栏目下,完成本人硕士、博士读书期间导师信息的填报工作(如导师已故、导师在国外可不填)。联系人:政策咨询:陈潇琳 陈文强;0571-28178387、86964972技术支持:郑圣彪;0571-85214970科研院:熊家恒;0571-88981126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4年9月30日

  • 【内网】校医院关于2024年普教体检预约的通知

    2024-10-09

    各学院(系)、各单位:     校医院拟于10月15日开始在玉泉(含西溪)、紫金港、华家池校区进行教职工体检,为避免人员聚集,体检采用预约制,玉泉(含西溪)10月8日、紫金港10月9日、华家池10月22日开放预约通道。一、体检对象全校副高职称与副处以下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2024年8月以前退休名单离退休处提供,9月以后退休本人玉泉体检中心报名)。二、 各校区体检安排(1)玉泉(含西溪):2024年10月15日—2025年1月3日;(2)紫金港:2024年10月22日—2025年1月3日;(3)华家池:2024年10月29日—2024年11月15日。三、注意事项1、体检采用预约制,请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登陆。预约途径:1) 浙大钉→校园数字医疗→体检预约2) 微信公众号:关注“浙江大学医院”→数字医疗→体检预约3) 电脑客户端:https://xyszyl.zju.edu.cn/medical/pc 退休人员客户端预约用户名可选择填入证件号码,初始密码123456预约提交完成即刻收到预约成功短信,特殊情况需改约可通过数字医疗自行进行修改。2、请按预约时间携带本人身份证参加体检。3、为缩短体检流程,妇科和前列腺B超与空腹B超可同时进行,请尽量在空腹不喝水的情况下保持膀胱充盈,已婚女性不憋尿可选择做阴超。四、各校区体检联系电话1) 玉泉:87951619;879523612) 紫金港:88208834;3) 华家池:86971664。                                     浙大校医院(浙大二院浙大院区)                             2024年10月8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请指南”的通知

    2024-10-09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根据《关于申报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4〕1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苏州吾爱易达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按通知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25日。科研院联系人:畅 帅  88981083附件1: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请南 http://www.cutech.edu.cn/detail/46-469附件2: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报指南说明.docx附件3:课题申请书(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docx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8日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请指南根据《关于申报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4〕1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苏州吾爱易达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说明1.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心与苏州吾爱易达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设立“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支持教育行业在AIoT(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改革创新研究。2. 根据确定的研究内容,“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为每个课题提供总经费为10万元至50万元的支持,其中研究经费5万元至25万元。课题申请人无需向资助企业额外购买配套设备或软件。3. 课题的选题方向和申请条件需符合《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请指南说明》(附件1)的要求。4. 课题的计划执行时间为2025年4月1日~2026年3月31日,可根据课题复杂程度适度延长执行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5. 资助课题获得的知识产权由资助方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所有。二、课题申请1. 请各课题申请人按要求填写《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申请书》(附件2),并将签字盖章后的PDF扫描文件上传至:https://cxjj.cutech.edu.cn。2. 书面材料一份,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803室,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信息化研究发展处。3. 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25日。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1.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联系人:张杰 电话:010-625146892. 企业联系人:范老师 电话:18913694011孙老师 电话:17301647125张老师 电话:15026532129  附件:1.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申报指南说明.docx2.课题申请书(智能物联网创新教育专项).docx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2024年9月18日 

  • Efficiently Running AI Workloads Using Long SIMD and Matrix ISAs

    2024-09-29
  • 基于随机矩阵极限理论的低复杂度计算

    2024-09-29
  • A Journey From Graph to Large Language Model

    2024-09-29
  • 博士生讨论班2024[03]

    2024-09-29
  • 2024年秋季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4-09-23

          2024年9月22日,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在浙大圆正启真水晶酒店成功举办了2024秋季博士生论坛暨“数据科学最佳研究奖”颁奖活动。本次论坛为博士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的平台,旨在增强学术互动,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中心全体教师、博士研究生及iMDS项目硕士生近9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上午,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孙文光教授致开幕辞。他对参与本次博士生论坛的专家学者与硕博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博士生论坛不仅搭建了学生之间沟通切磋的桥梁,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作为论坛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他表示自己也从每一届的论坛中受益良多。此外,他特别介绍了今年首次设立的数据科学研究奖的背景和意义,同时表达了对未来更多优秀博士生成果的期待。最后,他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希望与会各位都能有所收获。       论坛举行“数据科学最佳研究奖”颁奖仪式,对在数据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博士生们进行表彰。孙文光教授公布2024年数据科学最佳研究奖的获奖者名单为: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生陈谋祥、19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黄靖开、20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生王啸林、21级软件工程博士生刘伟明、21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生赵子楠、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生秦臻。国家级高校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林正炎教授为获奖博士生们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随后,5位获奖博士生陈谋祥、黄靖开、王啸林、刘伟明、赵子楠分别围绕Unbiased Learning to Rank、inventory management、Stein's Method、Optimal Transport with Domain Adaptation、Conformal inference这些研究领域进行了精彩的报告。陈谋祥:Unbiased Learning to Rank: Practice and Identifiability Condition黄靖开:Conformal Prediction-based Robust Inventory Control with Demand Feature王啸林:Three-Parameter Approximations of Sums of Locally 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via Stein's Method刘伟明:Learning Accurate and Bidirectional Transformation via Dynamic Embedding Transportation for Cross-Domain Recommendation赵子楠:Conformal inference for multiple testing: exchangeability, calibration and beyond       老师与学生们就问题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下午,田烊、孙锬、李钰洲、叶舟夫四位博士生继续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他们的研究涉及Model-Free Multiple Testing、机器学习理论、Factor model、非线性降维等多个方向,体现了数据科学领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强化了学术互动与思想碰撞。 田烊:Model-Free Multiple Testing with Unknown Null Distribution孙锬:PAC-Bayesian Adversarially Robust Generalization Bounds for Graph Neural Network李钰洲:Distributed Factor Modeling of High-Dimensional Matrix-Variate Time Series Data叶舟夫:On non-redundant and linear operator-based nonlinear dimension reduction       论坛进入尾声阶段,冷餐会、自由讨论以及新生导师见面会相继展开。这一环节为博士生们提供了非正式交流的机会,尤其是新生们,能够借此机会更好地融入学术社区,与未来的导师建立初步的联系。       博士生论坛是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名牌学生活动,每学期举行1次,本次为第五次。论坛以学生为学术交流主体,邀请各个研究方向的专家老师进行点评与指导,以提升数据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着力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们的学术风采,也促进师生之间在各自的专长领域内外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心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青年学子在数据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图文编辑/李婧】

  • «
  • 1
  • 2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