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Randomized Concentration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21-09-29
  •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2年博士研究生(计算机方向)招生简章

    2021-09-28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18日,是以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为核心支撑学科,以大数据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的校级学术创新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强调与经济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学、工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获取基础研究的硕果同时,注重于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着重培养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时通过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复合型数据科学人才。中心发展的方向包括研究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处理海量的、高维的数据发展分析的工具和算法,进而为应用和管理提供方向;设立数据科学的教学平台,培养相关领域内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研究中心致力于面向大数据战略前瞻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不同学科之间实现有渠道的、有组织的合作提供平台,凝聚和培养数据科学一流人才,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科学核心技术与理论研究创新平台。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现有招生一级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分别依托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行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如下:一、考核方式计算机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实施“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具体考核办法和程序详见后续通知。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 “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计划”、“援疆博士师资专项招生计划”等专项计划申请者在通过学院考核后,由学校组织评审专家组根据教育部招生计划和录取要求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招生专业及学制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人工智能等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类别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不招收直博生)。其中直接攻读博士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博士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学术学位博士生学制3.5年,专业学位博士生学制4年。 三、各类博士生的申请条件(一)基本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   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生; 本校在读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可以申请普通招考博士生;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5.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6.   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7.   现在读博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8.   我校承担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等教育部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除满足1-7外,还须符合教育部相应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者才可申请;9.   申请者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其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学历学位认证认证报告。(二)外语水平基本要求(成绩有效期计算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6月30日)1.   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成绩有效期五年;或雅思6.0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以证书有效期为准;或获得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硕博连读博士生)。2.   少民计划、对口支援及援疆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3.   对于部分未达到学院关于外语或学术等具体规定要求,但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有培养潜质的考生,需经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推荐,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综合考核名单。(三)学术研究能力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者的原则上需获得以下任意一项创新成果(有效期五年,计算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3月31日):1.   发表(含录用)高水平学术论文(排名第一);2.   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发明专利(排名第一);3.   正式发布的国家/国际标准技术提案(排名第一);4.   出版学术著作(含教材),作为学术著作(含教材)作者之一,须完成5万字及以上写作;5.   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及以上(完成人)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5)、二等奖(排名前3);6.   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7.   以骨干成员身份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或课题。没有上述成果证明的考生,由材料审核工作专家组根据申请人的学术背景、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和政治思想表现、综合能力、学术水平、专家推荐以及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计划等方面综合评审。如通过初审,须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基础课考试。申请者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一)直接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生学校于2021年8月10日开通外校或本校跨院系推免生报名系统,申请材料、截止时间及步骤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计算机学院关于2022年免试推荐研究生报名及接收材料的通知》;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我校招生学院(系)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复试事宜请关注后续学院通知(报名系统里的状态不作更新),请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关注钉钉消息,做好复试准备。(二)硕博连读博士生1.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的网上报名申请并向学院线下递交材料。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0月中旬-12月中旬,学校为申请2022年春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2022年4月中旬-5月中旬,学校为申请2022年秋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具体开放时间和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学院相关通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的硕博连读生只能申请秋季入学,与普通招考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学生统一考核录取。 2.递交材料清单:1)   硕博连读申请表(系统下载,本人和导师签名);2)   硕士在读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3)   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未获得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的考生提交);4)   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已发表/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检索证明/正式录用函复印件、专利证书复印件等);5)   专项计划相关材料(专项考生提交);6)   两封包括报考导师在内的相关专业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签字的推荐信。以上材料电子版请上传至博招系统(申请表和专家推荐信除外),纸质材料请于复试前按顺序递交至玉泉校区曹主205B。请务必保证上述材料的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录取资格。复试事宜请关注后续学院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关注钉钉消息,做好复试准备。 (三)普通招考博士生1.申请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    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学校开通报名系统,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学位申请者,以及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专项招生计划”、“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计划”等专项计划申请者都须在该时间段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参见《浙江大学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2.递交材料清单:1)   有效身份证正反面;2)   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3)   往届生提供学历(学信网)、学位(学位网)查询结果(若无,需提供认证报告),应届生提供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保证书》(见附件);4)   个人简历,简明扼要地说明个人学习和科研经历;5)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6)   外语水平证明材料;7)   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已发表/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检索证明/正式录用函复印件、专利证书复印件等);8)   两封相关专业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签字的推荐信;9)   若为在读博士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以上材料电子版请上传至博招系统(专家推荐信除外)。专家推荐信由推荐专家将签好字的电子版发送至cs_yjsk@zju.edu.cn(邮件请命名为“普博-考生姓名-推荐专家姓名”, 截止日期与系统报名截止日期同步)。请务必保证上述材料的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3.材料初审材料初审小组对全部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考生的外语水平、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博士招生委员会按照一定报录比确定初审通过名单,初审不通过者不能进入复试考核阶段。通过初审进入复试考核阶段的复试名单和专业基础课免考情况以学院网站公布的形式告知考生(预计1月份,以后续学院通知为准)。 4.复试时间:预计2022年4~5月间,以后续学院通知为准,请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关注钉钉消息。综合成绩包含初审成绩和复试成绩(具体比例以后续学院通知为准),各项成绩分数均为百分制。 五、录取学院将根据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学术水平综合考核成绩和体检结果等,在2022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对于专项计划考生,学院将上报复试结果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现在读博士须在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不予录取。所有申请者的录取资格只在2022年有效,不保留入学资格。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不得转为普通计划生录取。六、特色奖助学金学院面向博士研究生建立了丰富多元的奖助体系,鼓励博士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科研任务(具体奖助政策以当年相关文件为准):1.何志均奖学金、陈天洲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最高为博士生10,000元/人)2.优秀岗位助学金(博士生10,000元/人)3.勤工助学经费:包括“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补助等。 七、咨询方式联系人: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科电  话: 0571-87952410邮  箱:cs_yjsk@zju.edu.cn未尽事宜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硕转博连读申请表(2021年9月修改版).docx专家推荐书(2021年9月修改版).docx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保证书.pdf附录: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导师姓名主要研究方向备注邮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苗晓晔数据库、不完整/不确定数据管理、图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定价苗晓晔导师优先考虑计算机相关背景,英语读写熟练,对科研感兴趣且对以上相关课题有好奇心,动手能力强,有责任感、有相关科研经历的同学。且目前在招收博士研究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联系miaoxy@zju.edu.cn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100081200徐仁军· 自然语言+视觉(NLP+CV)->知识表征学习 从感知到认知 神经网络新模型设计· 机器学习理论 可解释机器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有趣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徐仁军导师优先考虑英语读写优秀、数学功底扎实、计算机代码能力强(熟悉算法和数据结构、Python、Tensorflow、Pytorch),有相关科研经历,对世界充满好奇、强执行力的同学。rux@zju.edu.cn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www.cs.zju.edu.cn/csen/2021/0916/c27011a2422073/page.htm

  • 【内网】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博士生中期考核的通知

    2021-09-27

    根据《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浙大研院〔2012〕22号)文件精神,现将2021年秋季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期考核的对象       参加本次中期考核的博士生为:2020级普通博士生、2019级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进入博士阶段后一年学生;已经达到中期考核时间要求,因各种原因尚未进行中期考核的博士生,或没有通过第一次中期考核、申请参加本次考核的博士生(此两类学生务必请在“中期考核汇总表”备注栏加以说明)。       二、中期考核的要求       请申请本次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在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导师、学科、学院(系)审核后,由系统导出考核结果。在系统导出的“中期考核查询结果汇总”基础上添加备注栏形成“中期考核汇总表”,纸质文档请院系分管院长(主任)签名、院系盖章后提交南王儒老师(紫金港校区研究生教育综合大楼811室),电子文档请发yjsy_pyc@zju.edu.cn。       三、中期考核的完成时间       请于11月15日前完成本次中期考核工作;中期考核结束后,研究生管理处将按学院(系)审核通过的、合格以上考核等级的系统导出名单,调整博士生岗位助学金学校部分发放标准。       四、中期考核材料的归档       请将通过中期考核博士生的《浙江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由系统导出、签字盖章后,存入博士生学业档案。       五、岗位助学金发放标准的调整时间       通过本次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岗位助学金发放标准的调整自9月份计起。       六、优秀岗位助学金的评选说明       学校对品学兼优、潜能突出的博士生进行激励。每年11月底评选博士生优秀岗位助学金,已通过中期考核的在正常学制内的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生有资格参评。评选比例不超过参评人数的20%,资助金额为10000元/人,一次性发放。具体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通知为准。       七、分流/退出学生的学籍处理       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17〕115 号),2019级直接攻博生、2020级秋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如分流为硕士生,“预计毕业时间”应为2022年6月30日或之后。请各学院(系)将本次中期考核分流/退出学生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处理意见表”签字盖章后和“中期考核汇总表”一起递交至研究生培养处。       八、“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       1.“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中期考核学院(系)界面--研究生科老师录入权限有:导师考核意见(导师本人有)、学科考核意见、学院(系)审核意见;学生界面:博士生录入个人相关信息、学科考核小组名单(首位请填学科负责人)。       2.系统“考核级别”下拉选项为:优秀、良好、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博转硕、不合格-退学。“暂缓通过”为:“第一次考核不合格,但可以参加第二次考核”;“不合格-博转硕、不合格-退学”为:2种分流类型的选项。       3.学院(系)审核后:博士生不能再修改学生界面,如确需修改,需向学院(系)申请“驳回”,修改后再提交学院(系)审核。       4.“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处理意见表”系统导出路径:学生提交博转硕申请→学籍→学籍异动→异动打印→查询→处理意见表。       九、其他       请将本次中期考核总结及《2021年秋季博士生中期考核统计表》(附件2)的电子版发送至yjsy_pyc@zju.edu.cn。       请各学院(系)按照学校文件精神及各自制订的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开展中期考核,规范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机制,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                                2021年9月24日       附件:       1.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浙大研院2012(22)号.doc       2. 空表-2021年秋季博士生中期考核统计表.doc       3.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处理意见表-样表.doc       4. 学籍异动处理表(中期考核博转硕)--申请、打印流程.docx

  •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2年博士研究生(数学方向)招生简章

    2021-09-23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18日,是以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为核心支撑学科,以大数据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的校级学术创新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强调与经济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学、工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获取基础研究的硕果同时,注重于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着重培养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时通过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复合型数据科学人才。中心发展的方向包括研究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处理海量的、高维的数据发展分析的工具和算法,进而为应用和管理提供方向;设立数据科学的教学平台,培养相关领域内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研究中心致力于面向大数据战略前瞻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不同学科之间实现有渠道的、有组织的合作提供平台,凝聚和培养数据科学一流人才,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科学核心技术与理论研究创新平台。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现有招生一级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分别依托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行招生。数学科学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如下:一、  招生方式招收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博士生。二、招生专业学院计划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二级学科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其中直接攻读博士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博士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博士生学制3年。三、申请条件(一)基本申请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可以申请普通招考博士生;本校在读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生;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生。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5.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现在读博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7.申请者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其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申请者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二)直接攻读博士生申请条件符合浙江大学的基本条件,获得所在高校推免生资格的优秀本科生,成绩优良,已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五年;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三)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条件符合浙江大学的基本条件,一般每年两次,主要面向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已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五年;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或获得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原则上要求申请者应完成硕士阶段全部课程学习,且成绩优良。(四)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条件除符合浙江大学的基本条件,还需符合以下条件,不接受英语和论文条件缓审。1、具有较高水平外语能力并提供成绩证明。外语水平需符合以下任一项:①国家大学英语六级合格(426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9月1日);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5.5分及以上(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少民计划、对口支援及援疆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2、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应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一)直接攻读博士生学校于2021年8月10日开通外校或本校跨院系推免生报名系统,申请截止时间及步骤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二)硕博连读博士生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申请并向学院递交线下材料。线下申请时间和程序:具体要求参见数学科学学院网站的相关通知,大致申请时间为2021年10月(春季入学)和2022年4月(秋季入学)。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1月中旬为申请2022年春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2022年4月中旬为申请2022年秋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三)普通招考博士生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者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申请并向学院递交线下材料。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具体材料清单如下:1、考生本人身份证;2、往届硕士生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境外获得学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应届生硕士生提供注册完整的学生证;3、在读博士研究生报考须递交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4、本科、硕士阶段成绩单(加盖本科和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5、外国语水平成绩证明;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如有,含成果清单目录,并按目录依次将成果证明排序汇编);7、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生可提供初稿);8、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专家推荐信模板.docx)(不需要上传);9、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证明材料(SCI论文提供图书馆检索证明和论文首页;已录用状态的论文需提供录用邮件证明,专利提供授权书,一级期刊需提供浙大认定的一级期刊名录证明);10、个人简历CV,简明扼要的说明个人学习和科研经历;11、个人陈述PS,包括个人详细经历,博士阶段拟开展科研计划和学习目标,以及职业规划等内容;12、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综合核查表(综合审查表.docx,需盖章)。以上材料的扫描件或电子版分别以pdf格式在报名网上提交,并按照要求将各项材料的复印件寄到数学科学学院。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0月中旬开通报名系统,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学位申请者,以及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专项招生计划”、“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计划”等专项计划(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申请者都须在该时间段报名。线下材料递交时间和要求:请于11月20日至12月20日间递交材料,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工商管理楼200-2室 数学科学学院教学科,邮编:310027 (请尽量使用顺丰),联系人:张茜,电话:0571-87953834,邮箱:0919012@zju.edu.cn邮寄以12月20日之前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五、特色奖助学金为表彰学业及综合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同时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补助。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校友的支持下,设立了一系列特色奖助学金,其中包括:郭竹瑞奖学金及郭竹瑞(优秀助教)奖学金:4000元/人中日友好饭店奖学金:1200元/人今明教育奖学金:4000元/人国祥奖助学金:5000元/人六、博士招生培养的特色项目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着力于开发高层次、有内涵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已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罗格斯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荷兰埃因霍温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学院长期开设暑期学校,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国际交流会,聘请国际知名数学家授课、开设讲座。七、咨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张  茜  0571-87953834沈梦婷0571-87951981咨询邮箱:0919012@zju.edu.cn、0921033@zju.edu.cn附录: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数学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导师姓名主要研究方向备注邮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蒋杭进统计建模和统计推断(贝叶斯方法,蒙特卡洛)、统计/机器学习、生物统计和计算生物学数据分析(大数据)蒋杭进导师优先考虑有良好的编程能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同学。骆威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功底扎实、英文读写过关的同学。林俊宏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基础素养好、具有求是创新科学精神、精力充沛的同学。Andre python导师欢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申请,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政治学、地理学等。jianghj@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骆威充分降维;高维数据分析weiluo@zju.edu.cn数学、应用数学070104林俊宏学习理论,压缩感知,数据科学的数学方法 junhong@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Andre Python· 应用空间统计学· 空间扩散· 贝叶斯层次模型apython@zju.edu.cn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www.math.zju.edu.cn/2021/0920/c38087a2423356/page.htm

  • 关于举办浙江大学第十一期“师说”论坛的通知

    2021-09-18

    一、活动背景      “师说”主题论坛是校工会、教代会教师发展委员会搭建的教师交流平台,通过访谈、调研、论坛等多种形式,与新入职教师探讨交流教师发展相关重要话题,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二、活动内容      本期“师说”主题论坛为第十一期,由学校青年教授联谊会协办,邀请华中科技大学袁小明教授,浙江大学李武华、李铁风、李寒莹等教授,以“主旨报告+访谈”的形式,围绕“基础创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一主题,与新入职教师分享交流他们在教学、科研、育人一线的理念和职业成长的故事。时  间:2021年9月22日(周三) 18:30    地  点: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    主  题:基础创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嘉  宾:华中科技大学袁小明教授、浙江大学李寒莹、李武华、李铁风教授三、面向对象    本次论坛欢迎广大师生参加。同时本次活动将作为2021年新教工始业教育培训系列课程进行统计考核,现场需要签到,出勤情况将作为始业教育培训是否合格的依据。四、有关要求    1.参会人员在参训前14天内如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接触史、疫情严重地区驻留史或其他任何疑似情况的,暂时不参加本次活动;    2.活动不安排接送车辆,请大家安排好时间提前15分钟签到。    3.请大家严格遵守会场纪律,2021新教工原则上不准请假,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者,请书面向校工会、党委教师工作部提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校工会:汪老师 87072606,zdwxy@zju.edu.cn校 工 会  教代会教师发展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2021年9月18日

  • 2021级数据科学与工程卓越培养项目硕士培养方案

    2021-09-18

    所属院系工程师学院学位类别专业学位学制2.5最低总学分24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8专业课最低学分16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7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培养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掌握数据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大数据的实际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独立从事大数据建设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 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入企业文化、遵纪守法、敢于担当,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勇攀高峰的学习态度和终生学习意识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应树立安全健康及环境友好的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工程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知识结构      1)具备从事数据科学与工程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      2)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采用的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和先进工作方式;掌握行业技术标准、工作流程、职业规范、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跟踪国内外技术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      3)开展专业实践训练并参与行(企)业课题攻关过程中情境性、意会性等工程知识的积累      4)加强基于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多专业领域交叉知识的学习   3. 基本能力     1)通过全过程参与行(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建设,包括设计项目方案、执行项目计划任务、应对项目建设突发情况等,能应对压力和挑战,加强自身对环境和岗位的适应力,具备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管理决策实战经验    2)能综合运用专业软件和设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与算法分析,使用现代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开展工程建设和项目研究工作    3)具备技术应用、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参与工程规划、设计研发、实施运作、科学管理的决策和行动能力;具有运用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方法来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等    4)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激励授权等领导能力    5)具有国际视野培养方向:数据科学与工程,读书(学术、实践)报告: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在本项目范围(导师组)内作公开读书报告1次,至少参加工程师学院学术讲座、学术论坛8次(其中最多2次可以用参加国际国内本项目主题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代替),考核通过计2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包括实践教学和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训练),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般应在入学后至第2学年结束前完成。不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1年时间的专业实践,其中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以项目研究形式开展时间不少于3个月;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时间的专业实践,其中以项目研究形式开展的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3个月。原则上要求卓越培养项目研究生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1年,以达到申请参评工程师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专业实践考核通过计8学分。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选题应来源于与卓越培养项目主题对应的行业。研究生应就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写出书面报告,并参加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答辩以卓越培养项目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安排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末,未通过开题报告答辩的研究生应至少在半年后重新开题。中期考核(检查):中期检查审核研究生课程学分、读书报告、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开题等进展情况,由各卓越培养项目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末与开题报告答辩同期进行。预答辩(预审):预答辩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送审一个月前(一般为每年12月、3月、5月、9月上旬)进行,未通过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的研究生不能申请进入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等环节。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3.符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专业学位卓越培养项目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置成果要求》的文件规定;4.符合工程类专业学位复合交叉评定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师学院工程专业学位卓越培养项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基本流程等管理和实施细则,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通过论坛、学术沙龙等平台项目,营造学术创新氛围;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造就与培养目标吻合的合格人才。具体管理实施细则详见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相关文件。备注:本培养方案为数据科学与工程卓越培养项目培养方案。平台课程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必修公共学位课6001918研究生英语2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6043901工程伦理2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60419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2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6041904自然辩证法概论124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8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10春、夏、秋、冬必修专业学位课6002001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116春、夏论文写作指导课选修专业选修课6043914科技创新案例探讨与实战232秋冬创新创业类课程必修专业选修课6043915数据分析的概率统计基础348秋、冬工程数学类课程选修专业选修课6043908深度科技国际创业前沿124秋、冬创新创业类课程选修专业选修课6043912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研究124春、夏、秋、冬创新创业类课程选修专业选修课6041401标准与知识产权232秋冬方向课程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至少修读1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和1门数学专业课程(算作专业课学分,课程清单可参见工程师学院网站教学管理栏目通知)    研究方向一: 数据科学    研究方向二: 数据工程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必修专业学位课604105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工程232春、夏项目核心课程,案例教学类课程必修专业学位课6041054数据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232春、夏项目核心课程,实验实践类课程,课程思政课必修专业学位课6041052数据科学技术与软件实现232秋、冬项目核心课程,技术前沿类课程

  • 关于2021年下半年全校综合性交叉学习网上选课的通知

    2021-09-18

    为使教师能更快地适应学科和科技变化的新趋势,充分运用我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优势突出的有利条件,学校从2005年开始实施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每年开设两期全校综合性交叉学习课程。现根据各学院(系)上报拟开设的全校综合性交叉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生命科学导论》等8门课程为2021年下半年综合性交叉学习课程表。请参加综合性交叉学习的教师注意以下选课事项:一、根据《浙江大学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的通知》(浙大人发[2020]32号)文件精神,申报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者,要求具有交叉学习进修的经历,其中申报正高职务者应完成三门交叉学习规定的课程。(附属医院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人员兼评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者,可不做要求)。二、参加综合性交叉课程学习的教师,在3-5年内每人主修3门课程,并鼓励多选,其中有2门必须为跨学科门类的课程。希望理工农医学科类的教师与人文经管学科类的教师尽量互跨学科门类进行选课,通过交叉学习和交流,拓展学科思维,开阔学术和研究视野。三、综合性交叉课程的学习采取业余方式,为保证交叉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每人只任选1门课程,每门课程限选50人。四、网上选课时间为9月18日—9月25日。五、交叉课程网上选课方法(请点击查看)。六、开设课程(请点击课程名称查看每门课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授课时间地点安排等):1.《生命科学导论》2.《中国历史文化专题》3.《心理学及其应用》4.《公共管理基础》5.《新闻与传播前沿》6.《脑科学导论》7.《创新药物研发理论与实践》8.《茶文化、茶科技与茶健康》  联系电话:郝老师 88981024。选课技术问题请咨询温老师:15507928028。已选修的交叉课程成绩查询网址为:http://hrm.zju.edu.cn/,用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后点击“个人信息”进入“资格类信息”进行查询。                                                                                                                                浙江大学人事处 2021年9月18日

  • 2021级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培养方案

    2021-09-17

    2021级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培养方案所属院系数学科学学院学位类别学术学位学制3最低总学分12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4专业课最低学分5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3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概率统计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应用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二)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2.知识结构:掌握坚实宽广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注重概率统计理论基本结果、基本方法的学习和创新,系统掌握概率统计学科某特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应用技能,包括理论体系、模型结构、数据特征和算法实现等,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3.基本能力: 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阅读文献、发现问题、理论证明、模型建立,以及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并对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等。具备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方向:1、极限理论 2、计量经济 3、随机过程论 4. 应用统计,读书(学术、实践)报告: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阅读文献、发现问题、理论证明、模型建立,以及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并对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等。具备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开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强调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普通博士研究生应于入学后 1.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直接攻博生应于入学后 2.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应于转博后的 1 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并在研究所(或本专业)公开、集中进行,由导师(组)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共同审定。中期考核(检查):普通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入学时间的不同,在进入博士阶段后一年或一年半后完成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每年4月份和11月份左右进行,具体安排请关注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论文中期进展: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后 1 年内,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并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 3 名)评审。通过中期进展报告的研究生应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完成《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信息表》,经导师、院系审核,下载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院存档备案。预答辩(预审):博士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 2 个月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申请时需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表》。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4.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应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取得具有前沿性与创新性的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标准必须满足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出口标准。5.在读期间必须承担本院本科生课程助教工作。在学制内需要完成一个长学期的助教工作任务,并考核合格。6.在读期间需有出国(境)交流的经历,其中包含出国留学、短期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学习实习、参加竞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浙江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细则”、“数学学院中期考核实施细则"、“浙江大学数学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实施细则”等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备注:专业学位课中,除必修课外,至少选2学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平台课程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必修公共学位课331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8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10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9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132春、夏、秋、冬必修专业学位课3502002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116秋 必修必修专业学位课0611286现代数学概论696秋必修,学院平台课。现代数学概论由6门课组成,自2020级新生起,现代数学概论任选4门课通过,则可获得该课程的6个学分。方向课程1、极限理论 2、计量经济 3、随机过程论 4. 应用统计研究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3测度弱收敛232春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2现代统计推断方法348春夏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学位课0611243高等数理统计348春夏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23高等计量经济学232春夏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242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232秋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241概率论前沿问题选讲348秋冬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21随机分析232春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08统计中的逼近理论232春 研究方法类

  • 2021级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直博培养方案

    2021-09-17

    021级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直博培养方案所属院系数学科学学院学位类别学术学位学制5最低总学分30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7专业课最低学分15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9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概率统计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应用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二) 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    掌握坚实宽广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注重概率统计理论基本结果、基本方法的学习和创新,系统掌握概率统计学科某特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应用技能,包括理论体系、模型结构、数据特征和算法实现等,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基本能力:    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阅读文献、发现问题、理论证明、模型建立,以及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并对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等。具备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方向:1、极限理论 2、计量经济 3、随机过程论 4、应用统计,读书(学术、实践)报告:要求做读书报告10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学术报告2次。读书报告考核通过计4学分。开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强调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普通博士研究生应于入学后 1.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直接攻博生应于入学后 2.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应于转博后的 1 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并在研究所(或本专业)公开、集中进行,由导师(组)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共同审定。中期考核(检查):普通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入学时间的不同,在进入博士阶段后一年或一年半后完成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每年4月份和11月份左右进行,具体安排请关注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论文中期进展: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后 1 年内,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并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 3 名)评审。通过中期进展报告的研究生应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完成《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信息表》,经导师、院系审核,下载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院存档备案。预答辩(预审):博士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 2 个月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申请时需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表》。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4.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应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取得具有前沿性与创新性的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标准必须满足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出口标准。5.在读期间必须承担本院本科生课程助教工作。在学制内需要完成总共一学年的助教工作任务,并考核合格。6.在读期间需有出国(境)交流的经历,其中包含出国留学、短期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学习实习、参加竞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浙江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细则”、“数学学院中期考核实施细则"、“浙江大学数学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实施细则”等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备注:专业学位课中,除必修课外,选修的学院平台课至少选1门,其余的专业学位课根据研究方向至少选3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平台课程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必修公共学位课332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420002自然辩证法概论124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8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10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9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1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331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选修课0000999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116春、夏、秋、冬必修专业学位课3502002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116秋 必修选修专业学位课0622004偏微分方程348春夏学院平台课选修专业学位课3522001微分流形与黎曼几何348秋冬学院平台课 选修专业学位课0622002代数拓扑348春夏学院平台课选修专业学位课3522003实分析348秋冬学院平台课必修专业学位课0611286现代数学概论696秋必修,学院平台课。现代数学概论由6门课组成,自2020级新生起,现代数学概论任选4门课通过,则可获得该课程的6个学分。必修专业学位课0622001泛函分析348秋冬必修,学院平台课选修专业学位课3522002现代代数学348春夏学院平台课方向课程1、极限理论 2、计量经济 3、随机过程论 4、应用统计研究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选修专业学位课0621101数理统计348秋冬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5计量经济学348春夏选修专业学位课0621237高等概率论348秋冬选修专业学位课0621238随机过程348春夏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3优化理论与算法348春夏 研究方法类 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3测度弱收敛232春选修专业学位课0611243高等数理统计348春夏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2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348春夏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4高维统计方法348秋冬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2现代统计推断方法348春夏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1科学计算348春夏选修专业学位课3521006随机分析与金融数学348春夏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11现代精算风险理论232春选修专业选修课0623111数据统计分析232春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07应用统计232春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04金融数据的统计模型与分析232春夏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21随机分析232春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08非线性时间序列(非参数方法)348秋冬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06统计计算与数值模拟348秋冬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241概率论前沿问题选讲348秋冬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选修课3523009统计建模与案例分析348春夏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242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232秋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23高等计量经济学232春夏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08统计中的逼近理论232春 研究方法类

  • 2021级070104应用数学博士培养方案

    2021-09-17

    2021级070104应用数学博士培养方案所属院系数学科学学院学位类别学术学位学制3最低总学分12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4专业课最低学分5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3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 培养目标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宽的知识面、较为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二) 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    掌握较为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    3. 基本能力:    具有较为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读懂专业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新的问题、并进一步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等。培养方向:应用数学,读书(学术、实践)报告:要求做读书报告6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学术报告1次。读书报告考核通过计2学分。开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强调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普通博士研究生应于入学后 1.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直接攻博生应于入学后 2.5 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应于转博后的 1 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并在研究所(或本专业)公开、集中进行,由导师(组)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共同审定。中期考核(检查):普通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完成中期考核,硕博连读研究生根据入学时间的不同,在进入博士阶段后一年或一年半后完成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每年4月份和11月份左右进行,具体安排请关注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论文中期进展: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后 1 年内,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并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 3 名)评审。通过中期进展报告的研究生应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完成《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信息表》,经导师、院系审核,下载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院存档备案。预答辩(预审):博士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 2 个月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申请时需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表》。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4.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应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取得具有前沿性与创新性的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标准必须满足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出口标准。5.在读期间必须承担本院本科生课程助教工作。在学制内需要完成一个长学期的助教工作任务,并考核合格。6.在读期间需有出国(境)交流的经历,其中包含出国留学、短期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学习实习、参加竞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浙江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细则”、“数学学院中期考核实施细则"、“浙江大学数学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实施细则”等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备注:专业学位课中,除必修课外,专业基础课二选一,其余的专业学位课至少再选2学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平台课程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8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10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0500009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132春、夏、秋、冬必修公共学位课331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32春、夏、秋、冬必修专业学位课0611286现代数学概论696秋必修,学院平台课。现代数学概论由6门课组成,自2020级新生起,现代数学概论任选4门课通过,则可获得该课程的6个学分。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5数据驱动的建模与计算232秋冬 专业基础课选修专业学位课3511004数据科学中的数学逼近方法348春夏 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学位课3502002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116秋 必修方向课程应用数学研究内容:1、图形学与计算几何;2、函数逼近与分形理论及其应用;3、小波分析理论及其应用;4、非线性发展方程与动力系统; 5、组合数学;6、数据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必修/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选修专业学位课0611164图形学的新进展232春、夏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学位课0611232代数组合学232秋冬选修专业学位课0611235有限域及其应用232秋冬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71几何设计新进展232春 学科前沿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206几何与物理中的偏微分方程232秋冬 研究方法类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69随机微分方程232秋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72分形集合的几何性质348春夏选修专业选修课3513002分形上的分析232秋冬选修专业选修课0613166数字几何处理232秋 研究方法类

  •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数学方向)接收办法

    2021-09-17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现有招生一级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分别依托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行招生。目前,数学科学学院正在开展2022年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学术学位硕士、学术学位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具体办法如下:一、招生工作小组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的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受理考生的申诉。申诉联系人:孙凯 电话:0571-87953872电子邮箱:sunkai@zju.edu.cn二、招生计划数学科学学院拟接收2022年数学专业学术学位推免硕士生46名(含数学中心单列名额2名);拟接收数学专业学术学位推免直博生共计28名(含1个理学+X交叉名额)。以最终实际录取为准。三、报考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可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对数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潜质。鼓励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优秀研究潜质的同学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申请直接攻博的同学英语水平需至少达到以下其中一项要求:大学英语六级460分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为五年,即2017年9月1日以后的成绩有效;或雅思5.5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接收程序1、外校推免生报名方式参见:《浙江大学关于202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2、本校推免生推荐工作按本校“浙江大学关于做好2022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实施。申请就读本院系的考生参加本院系组织的招生复试;申请本校跨院系来数学科学学院复试的考生,请最晚于2021年9月17日17点前将纸质版2022年跨院系直博申请表.xlsx交至浙大玉泉校区逸夫工商管理楼200-2办公室(张茜),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0919012@zju.edu.cn(邮件名:交叉名额推免生申请+姓名)。申请本校跨院系复试去外院的考生,请与所跨院系研究生教育科联系,参加所跨院系组织的招生复试。   学院组成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决定复试名单,具体复试时间和名单另行通知。五、复试办法本校推免生复试形式为线下复试。外校推免生复试形式为线上复试,采用钉钉(DingTalk)平台以网上远程形式组织。复试形式:笔试+综合面试。笔试科目为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考试时间为2个半小时。综合面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术水平和外语能力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主要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学术水平和外语能力考核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思维逻辑、创新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方面。每位通过初审的申请人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复试成绩100%=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六、待录取与公示   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不予录取。学院按照申请人复试成绩和推免招收名额,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待录取名单。根据教育部推免生工作安排,所有推免生均须在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申请人应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学院有权撤销待录取。七、其他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在推免生招生过程中弄虚作假、有论文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复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2、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应出色完成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并按期毕业,拟录取后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1)政审不合格;(2)从考生报名至入学报到之日,受到任何处分;(3)本科最后一学年课程成绩出现不及格记录;(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到良及以上(或80分以上);(5)应届毕业时无法获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3、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请于2022年3月自行到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并于2022年3月31日前将体检表寄送到浙江大学录取您的院系研究生科。体检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4、 推免生招生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生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生招生的要主动报备。相关学生申请时也应主动向学校报备声明。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附录: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数学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导师姓名主要研究方向备注邮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蒋杭进统计建模和统计推断(贝叶斯方法,蒙特卡洛)、统计/机器学习、生物统计和计算生物学数据分析(大数据)蒋杭进导师优先考虑有良好的编程能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同学。骆威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功底扎实、英文读写过关的同学。林俊宏导师优先考虑数学基础素养好、具有求是创新科学精神、精力充沛的同学。Andre python导师欢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申请,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政治学、地理学等。jianghj@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骆威充分降维;高维数据分析weiluo@zju.edu.cn数学、应用数学070104林俊宏学习理论,压缩感知,数据科学的数学方法 junhong@zju.edu.cn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Andre Python· 应用空间统计学· 空间扩散· 贝叶斯层次模型apython@zju.edu.cn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办法:http://www.math.zju.edu.cn/2021/0917/c38087a2422244/page.htm

  •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2年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招生简章

    2021-09-17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18日,是以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为核心支撑学科,以大数据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的校级学术创新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强调与经济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学、工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获取基础研究的硕果同时,注重于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着重培养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时通过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复合型数据科学人才。中心发展的方向包括研究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处理海量的、高维的数据发展分析的工具和算法,进而为应用和管理提供方向;设立数据科学的教学平台,培养相关领域内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研究中心致力于面向大数据战略前瞻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不同学科之间实现有渠道的、有组织的合作提供平台,凝聚和培养数据科学一流人才,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科学核心技术与理论研究创新平台。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现有招生一级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分别依托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行招生。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如下:一、招生方式管理学院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直接攻博、硕博连读以及普通招考,考核方式实施“申请-考核”选拔机制。二、招生专业(含学制、学习方式)  管理学院2022年计划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具体招生专业请查阅《浙江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直接攻博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生学制为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博士学制3.5年。三、各类博士生的申请条件(一)直接攻博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 在本科就读学校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学术潜质和专业能力;4.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  5. 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6. 专业成绩名列专业前列(一般前10%);  7. 外语成绩优秀。要求通过国家英语6级548分及以上;或英语6级517分及以上且英语4级570分及以上;或雅思6.5分及以上;或托福90分及以上;  8. 获二次以上学校高等级奖学金;  9.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特殊学术专长和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上述6-8条件可适当放宽。(二)硕博连读1.符合教育部和浙江大学关于博士生的报考条件;2.本校在学硕士研究生;3.完成硕士阶段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优秀;4.国家英语六级518分及以上,或托福85分及以上,雅思6.0分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五年);5.需通过学院综合面试;6.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志趣;7.经硕士生指导教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的考核推荐。(三)普通招考1.符合教育部和浙江大学关于博士生的报考条件;2.身心健康,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学业;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申请人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须在2022年3月31日前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4.国家英语水平成绩六级518分及以上或托福 85分及以上或雅思6.0及以上;或者入学前五年内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以上各类英语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9月1日);少民计划、对口支援及援疆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的英语报考条件为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5.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6.能在入学前将人事档案关系转至学校,且在校期间以全日制非在职脱产培养;7.在读博士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一)直接攻博1.申请时间2021年8月10日~9月11日在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免试生申报系统提交申请。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和专业,不选择报考导师。2.递交材料   报名系统上传附件需要包含以下材料:(1)身份证和学生证的原件扫描件;(2)本科阶段成绩单(教务部门盖章原件扫描件);本科阶段成绩单(教务部门盖章原件扫描件);(3)其他证明材料(如发表论文情况、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四级六级托福雅思等英语水平证明的原件扫描件)(4)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工作成果的原件与复印件、在曾从事过的科技活动中获奖或表现突出的书面证明原件扫描件;(5)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的“专家推荐信”。3.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和方式9月16日~9月30日,通过短信通知复试考生。4.复试考核时间  复试考核时间安排在9月23日~10月10日左右。  直接攻博具体申请程序参见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相关通知。(二)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经向学院线下申请及考核通过后登录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网上报名申请。1.线下申请时间2022年春季入学,线下申请时间为2021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2022年秋季入学,线下申请时间为2022年4月中旬~5月中旬。(注:少干生只能申请秋季入学硕博连读)具体申请时间另行通知。2.递交材料  (1)《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校硕士生硕博连读申请表》;  (2)两位专家推荐书(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并密封、签名);  (3)外语证书复印件;  (4)硕士期间成绩单。3.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和方式截止申请后1周内,通知初审通过考生。4.面试考核时间   2022年春季入学,面试考核时间为2021年11月下旬。   2022年秋季入学,面试考核时间为2022年5月下旬。5. 网上报名考核通过后,登录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申请。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0月中旬为申请2022年春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2022年4月中旬为申请2022年秋季入学的硕博连读生开通报名系统;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学院2022年硕博连读申请相关通知;国家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硕博连读生只能申请秋季入学,与普通招考的少数民族骨干生统一考核录取。(三)普通招考1.申请时间网上报名申请时间:2021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学位申请者,以及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等专项计划申请者都须在该时间段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参见《浙江大学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和专业,不选择报考导师。2.递交材料   考生将以下书面材料于2021年12月20日前寄送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管理中心(邮寄地址见后):(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报考申请表》;(2)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成绩单(复印件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3)学士、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4)专家推荐书原件(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并密封、签名,或者由专家用电子邮件方式直接发送给学院教学管理中心邮箱academicgy@zju.edu.cn;(5)科研成果、各种获奖证书的复印件;(6)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7)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需提供硕士论文开题报告);(8)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9)在读博士研究生需提交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3.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和方式  2022年1月中旬,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网站公布初审结果。4.复试考核时间笔试时间为2022年3月上旬,面试时间为2022年4月上旬。普通招考博士生招生具体程序和要求参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实施细则》。五、特色奖助学金在学校奖助政策的基础上,还设有管理学院春晓基金奖学金(下设“优异奖学金”和“助梦奖学金”)、管理学院文奇奖学金、管理学院新海公益责任奖学金和管理学院恒逸奖学金等。六、博士招生培养的特色项目在管理学院国际合作网络平台基础上,学院每年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七、咨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咨询联系人:张世琪联系方式:0571-88206117  academicgy@zju.edu.cn邮寄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管理学院B701教学管理中心附录: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录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导师姓名主要研究方向备注邮箱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高照省经济与金融市场数据分析,高维大尺度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机器学习,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高照省导师优先考虑数理统计知识和编程功底扎实的,并且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对金融经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驱动决策问题感兴趣,未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或者金融、计量、数据等相关行业的同学zhaoxing_gao@zju.edu.cn管理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100081200徐仁军· 自然语言+视觉(NLP+CV)->知识表征学习 从感知到认知 神经网络新模型设计· 机器学习理论 可解释机器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有趣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徐仁军导师优先考虑英语读写优秀、数学功底扎实、计算机代码能力强(熟悉算法和数据结构、Python、Tensorflow、Pytorch),有相关科研经历,对世界充满好奇、强执行力的同学。rux@zju.edu.cn

  • 【内网】关于公布浙江大学2021-2022年定点家具采购供应商名单的通知

    2021-09-14

    各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便捷日常零星家具采购(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下)工作,对2021-2022年零星家具采购业务进行了定点家具采购供应商资格公开招投标,现将三个标项中标供应商名单和价格表(见附件)发给你们,请按照家具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做好日常零星家具采购工作。登录服务平台采购步骤如下:登陆学校综合服务门户(http://zhfw.zju.edu.cn/)进入“浙大通行证”,点击“家具管理系统”-“我的商城”-“浙江大学家具采购服务平台”就可进入“零星家具采购供应商名录”,进入标项一中标厂家“杭州百利文仪家具有限公司”或者标项二、三中标厂家“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店铺直接选购家具。或通过总务处主页(http://www.zwc.zju.edu.cn/)进入“服务大厅”-“家具管理”-“家具管理系统”- “我的商城”-“浙江大学家具零星采购平台”就可进入“零星家具采购供应商名录”,进入标项一中标厂家“杭州百利文仪家具有限公司”或者标项二、三中标厂家“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店铺直接选购家具。总务处2021年9月14日附件:附件1.标项一:2021-2022年油漆类、板材类木质家具定点采购价格表.xlsx附件2.标项二:2021-2022年椅子定点采购价格表.xlsx附件3.标项三:2021-2022年钢制家具定点采购价格表.xlsx

  •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关于2021年下半年部分节假日教学安排的温馨提醒

    2021-09-13

    根据《浙江大学2021-2022学年校历》,现将2021年下半年部分节假日的教学安排温馨提醒如下:一、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具体为:9月19日(周日)放假,原周日课程照常进行;9月20日(周一)与9月18日(周六)的课对调;9月21日(周二)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停课。二、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具体为:10月1日(周五)至3日(周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停课;10月4日(周一),补休,放假停课;10月5日(周二)与10月9日(周六)的课对调;10月6日(周三),补休,放假停课;10月7日(周四)与9月26日(周日)的课对调。三、秋季校运动会10月22日(周五)停课,安排在10月16日(周六)补课。四、浙江大学学生节12月31日(周五)停课,安排在2022年1月4日(周二)补课。 附件:2021年下半年部分节假日教学安排示意图.pdf

  • «
  • 1
  • 2
  • ...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