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内网】科研院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发布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2021-07-07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8日中午12:00。科研院完成依托单位承诺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后,确认提交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请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 科研院联系人:原鑫 张焕然  薛建龙 邮箱:kyyjcb@zju.edu.cn联系电话:88981080         附件:关于发布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1562.htm

  •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关于2021年暑期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

    2021-07-06

    浙大校办〔2021〕7号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根据校历安排,经学校研究决定,2021年暑期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学期末工作安排1.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做好2021届毕业生离校、派遣有关工作。2.本科课程任课教师应将本学期考试、考查成绩于考试结束后10天内输入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考试工作全部结束后,将考试相关材料交开课单位本科教学管理部门存档。3.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在课程考试结束后2周内完成试卷的评分和成绩网上录入工作,并于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将专业课成绩单(原件)上交所在学院(系)研究生科,公共课成绩单(原件)上交研究生培养处。二、学生暑期及开学报到安排      1.7月9日—9月9日为全校学生暑假。期间,8月26日—9月9日安排2020级本科生军训;本科生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由各学院(系)安排,各教学相关部门协助落实,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安全有序参加社会实践,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开展实践活动;研究生暑期实验课程由各学院(系)向研究生培养处报备后自行安排;研究生社会实践由各学院(系)根据培养方案和《浙江大学关于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研究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参加社会实践。      2.2021级本科生新生于8月21日报到注册,8月22日参加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8月22日—9月9日参加本科生新生始业教育、军训。2021级研究生新生于9月11日报到注册,9月12日参加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9月12日开始参加贯穿秋冬学期的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2021级国际学生新生于9月6日—9月7日报到注册,9月10日参加2021级国际学生开学典礼,9月8日—9月30日参加国际学生新生始业教育。本科生老生、研究生老生、国际学生老生于9月10日报到注册、学年小结。9月13日起秋季学期开始。      3.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学生暑期及开学报到有关安排由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另行发布通知。      4.学生缴费后,方可办理报到手续。新生缴费有关事项另行通知。三、教职工暑期安排      1.全校教职工于7月19日—9月5日安排暑期轮休,9月6日起上班。在此期间,学校机关(含各直属单位)、学院(系)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安排轮休30天,工人可以安排轮休23天。产业单位职工轮休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教职员工的暑期轮休安排由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根据学院教学日历另行制定。      2.暑期轮休期间,学校机关(含各直属单位)、学院(系)机关要确保日常工作有序运转,各项业务正常办理,行政服务办事大厅等面向师生服务的窗口要保证正常开放。暑期工作日学校机关(含各直属单位)、学院(系)机关上班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3.学校机关(含各直属单位)、学院(系)机关要统筹考虑本单位的暑期轮休安排。各单位于7月12日前将暑期工作人员安排表及联系方式在本单位网站首页公布。      4.暑期(7月9日—9月9日,双休日除外)图书馆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校医院照常接诊,门诊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30—5:00。      5.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提前做好新生报到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新学期开学、迎接新生和始业教育、军训等各项工作。      6.暑期轮休期间,校院两级工会组织安排以省内疗休养为主的教职工疗休养活动。校工会负责组织先进教职工的疗休养活动,从7月19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各院级工会负责组织本单位教职工的疗休养活动,时间自行安排。四、有关工作要求1.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各单位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成效向建党百年献礼。各有关单位要做好2020级、2021级学生军训工作,按计划提前安排落实人员、宿舍、场地及物资保障,确保军训正常进行。2.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持续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根据上级和属地相关部门最新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继续执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落实校园日常管控、环境清洁、场所消杀及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演练。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引导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师生提高接种意愿,做到应接尽接;切实做好暑假期间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防控意识;做好留校师生日常最小单元网格化管理,按常态化防控要求合理安排师生的学习生活,原则上不组织聚集性活动;要加强师生离杭离省报备工作,精准掌握师生身体健康状况和暑期出行情况;要严格审批校外人员进校,切实完善本单位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校师生员工暑假期间要实时关注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有序离校返校;要落实居家防控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安排和聚集性活动,原则上不前往国内外疫情中高风险区域,外出期间做好个人健康安全防护;如遇特殊情况,须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备。3.抓好暑假期间安全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各学院(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暑期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生管理部门、安保部门、后勤部门、新宇集团宿管中心要掌握暑期留校学生的情况,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留校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治安、消防、实验室、宿舍管理等规定,自觉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总务处、安全保卫处、后勤集团要做好防台风、防汛等应急预案、物资储备及宣传教育,遇灾按照预案及时处置,排除隐患。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暑期轮休期间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一旦发生重要突发事项要及时报告,并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及时稳妥处理。 附件:1.学生缴费事项安排2.2021年暑期值班安排表(样表)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1年7月6日  抄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21年7月6日印发

  • 【内网】科研院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2021-07-05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按通告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8日中午12:00。科研院完成依托单位承诺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后,确认提交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请有关学院及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 科研院联系人:原鑫 张焕然  薛建龙 邮箱:kyyjcb@zju.edu.cn联系电话:88981080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1561.htm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科技合作领域项目的通知》

    2021-07-05

    各有关学院(系)、各位老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浙江省科技厅根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暂行管理办法》(浙科发规〔2019〕110号)、《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9〕7号)、《2022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于近期启动了2022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科技合作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科研院现将有关事项转发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方式本年度共设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对口支援与协作项目”2个专项,具体分为“双边产业联合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外资研发机构开放式协同创新项目”“科技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项目”等4个专题(详见附件)。组织方式为竞争性分配,经网络评审、会议论证评审、综合评价、集体决策等程序遴选项目承担单位。鼓励申报人充分利用国际、港澳台地区、长三角区域等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二、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和申请人要求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如非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应由申报单位出具赋予其管理项目实施的授权书。在项目实施期内将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院士为70周岁),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需申报,应由单位出具允许申报且能确保项目履约实施的承诺书(如返聘、延迟退休等)。(二)申报限项要求1.同一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数原则上为1项、最多不超过2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除项目负责人外,排名前3的参与人)在研项目数原则上为1项、最多不超过2项。2.承担在研应急攻关任务、对口帮扶项目、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省杰青项目、省“万人计划”项目的,以及申报“悬赏制”榜单项目的,不纳入申报限项范围。3.有强制终止项目需退缴财政经费、且经催缴仍未退回的单位不得申报。4.列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名单,或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存在联合惩戒记录、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申请人及申报单位不得申报。(三)立项限项要求同一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及同一企业,同年度立项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不超过1项(含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课题负责人)。三、经费补助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财政经费分期下达,首期拨付60%左右,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40%左右。由企业牵头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经费的4倍;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牵头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的,自筹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经费;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事业性质单位独立承担的,可给予全额财政经费支持。对口帮扶项目,最高补助60万元,财政经费一次性下达。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性质单位申报的,可给予全额财政经费;企业牵头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核定研发总经费的50%确定财政经费额度。鼓励我省单位与帮扶地企事业单位合作申报实施项目,牵头单位按合同约定,可拨付不超过财政经费的50%至帮扶地合作方。项目申报后,研发主要指标和总研发投入原则上不予调整,最终下达财政经费与申报财政经费的不足部分由申报人自筹补足。鼓励地方政府共同支持项目实施。四、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1.报送申报意向。各学院(系)于8月10日前上报项目申报意向汇总表(附件2),申报科技合作领域项目须递交合作协议。2.网络申报。登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http://www.zjzwfw.gov.cn),部门服务(省科技厅)-业务类型(计划项目),选择“‘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管理”(原“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点击“在线办理”。系统于2021年8月2日开放填报。附件1:2022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科技合作领域项目指南.doc附件2:项目申报意向汇总表.docx附件3:系统操作说明.docx

  • 关于公布《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和标准》的通知

    2021-07-02

    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深化落实“三服务”举措,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让广大师生员工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总务处在修缮工程简化流程直接支付试行一年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项目清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和标准》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总务处    2021 年 6 月 29 日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和标准第一条 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和标准适用前提:(一)同一个财务年度内、同一区域项目下预算总价不超出20万的文化设施、单项维修和小额维修项目(不得为了适用简化流程的条件对项目进行拆分),在提供必要的资料后,无需通过修缮工程审计,直接至计划财务处完成工程财务结算支付;(二)修缮工程设计,依据设计合同至计划财务处完成款项支付;(三)修缮工程服务(包括工程勘察、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货物(包括工程配套设备、材料采购)项目,依据合同至计划财务处完成款项支付。第二条 文化设施、单项维修和小额维修项目按《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及标准》(见附件一)中规定的不同预算金额分级管理。第三条 采购流程应符合《浙江大学采购管理办法》(浙大发采购〔2018〕1 号)等相关规定。第四条 合同签订应符合《浙江大学合同管理办法(试行)》(浙大发〔2018〕11 号)、《浙江大学修缮工程合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浙大总务发〔2020〕008 号)等相关规定。第五条 实施流程应符合《浙江大学修缮管理办法》(浙大发总务〔2019〕3号)、《浙江大学修缮管理实施细则》(浙大发总务〔2019〕4号)等相关规定,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公司和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实施。第六条 舟山校区、海宁国际校区及外地修缮工程项目,可参照此简化流程支付标准执行。第七条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务处2020年4月13日发布的《关于部分修缮工程简化流程直接支付的通知》同时废止。附件一:修缮工程简化流程支付目录及标准.pdf附件二:工程竣工验收单.pdf

  • 浙大二院浙大院区“献礼建党百年、我为师生办实事”大型义诊周活动

    2021-06-30

    各位师生:为迎接中国共产党“七一”百年华诞,充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浙大二院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将“红心接力 广济义诊”推向高潮,特别推出“浙大二院浙大院区大型义诊公益周活动”,100人次专家2000余个“免费”号源,全周全场义诊惠师生,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浙大院区【全周全场义诊惠师生】安排如下:▲时间:7月1日至7月7日▲地点:浙大二院浙大院区(紫金港、玉泉、华家池、西溪)▲预约方式:浙大二院APP(线上)、电话预约88206017(线下)。后附:义诊周专家门诊一览表   浙大二院浙大院区(浙大校医院)2021.6.29

  • 【内网】科研院关于转发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琶洲实验室“数学与医疗健康交叉重点专项”申请指南的通知

    2021-06-30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琶洲实验室“数学与医疗健康交叉重点专项”申请指南,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29日中午12:00。科研院完成依托单位承诺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后,确认提交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请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 科研院联系人:原鑫 张焕然  薛建龙 邮箱:kyyjcb@zju.edu.cn联系电话:88981080             附件: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琶洲实验室“数学与医疗健康交叉重点专项”申请指南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1557.htm

  • 【内网】国合处关于申请2021年世界大学联盟Research Development Fund的通知

    2021-06-30

    各位老师:世界大学联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简称WUN)成立于2000年,由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六大洲14个国家的22所知名研究型大学组成,旨在促进国际科研合作,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2021年世界大学联盟继续设立研发基金(Research Development Fund),培育成员高校之间的合作研究项目。每个项目要求至少有来自两个不同区域的三所联盟成员高校参与,资助额度最高为1万英镑/项目,支持期限为1年(自2022年2月经费下拨之日起计算)。根据申请指南,此处所指区域为北美、拉美、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今年发布的研发基金以“Mobilis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为主题,即聚焦可持续发展,为后疫情时代社会面临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方法,并鼓励各项目具体关注以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申请方式:请将申请材料电子版(申请表、预算表、项目负责人简历)发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经学校评审遴选出2个项目后,由国合处向WUN推荐上报。校内申请截止时间为WUN RDF 2021 Guidelines(申请指南).pdf附件2:WUN RDF 2021 Question Guide(申请表).docx附件3:WUN RDF 2021 Budget Template(预算表).doc  

  • A 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 framework for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2021-06-29
  • “统计与数据科学论坛”成功举办

    2021-06-28

    2021年6月26日,由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统计学研究所主办,浙江省现场统计学研究会协办的“统计与数据科学论坛”在浙江大学启真酒店梨洲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学者,围绕数据科学展开了热烈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多位研究生聆听论坛报告。论坛开幕式由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新教授主持并致辞。论坛主题报告由浙江大学统计学研究所张荣茂所长主持。学者们侃侃而谈,耐心细致的为各位师生答疑解惑,现场交流热烈而融洽。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郑术蓉教授作了题为“Spectral Properties of High-dimensional Sample Correlation Matrices”的报告,此报告介绍了郑术蓉老师对高维样本相关系数矩阵的线性谱统计量(LSS)在分量独立结构与分量椭圆结构下建立的两个中心极限定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和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副教授涂云东研究员作了题为“Group Fused Lasso for Large Factor Model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Breaks”的报告,此报告介绍了涂云东老师研究将高维因子模型的多断点问题转化成group fused lasso求解问题有效率的解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长聘副教授郭绍俊作了题为“Dealing with Functional Sparsity in High Dimensional Functional Data Analysis”的报告,此报告介绍了郭绍俊老师对高维函数型数据具有稀疏性的协方差矩阵给出的新估计方法,可运用研究大脑中神经元连接性检测的问题。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侯燕曦副教授作了题为“Prediction of Extremal Expectile Based on Regression Models With Heteroscedastic Extremes ”的报告,此报告介绍了侯燕曦老师提出的基于数据独立但非同分布的情形下的分位数回归及期望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极值条件期望分位数的估计并建立了估计的渐近性质。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郭旭副教授作了题为“A New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False Discovery Rate in Large-Scale t-tests”的报告,此研究介绍了郭旭老师在控制错误发现率(FDR)框架下使用数据分割极大简化大规模t检验的结果。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王天颖助理教授作了题为“Integrated quantile rank test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genetic and microbiome data”的报告,此研究介绍了王天颖老师提出的使用积分型分位数秩检验及其在研究基因与微生物组数据中不同水平的响应与变量之间异质关系的应用。本次统计与数据科学论坛旨在促进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对本中心以及青年教师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文字素材/金寅文字编辑/牛茜

  •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赴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座谈会

    2021-06-23

    6月18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与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新、陈熹,数学科学学院兼职教师苏中根、张荣茂及中心教职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会。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新主持了本次沟通会,系统介绍了中心情况以及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果。与会的中心年轻教师汇报了入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并提到了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围绕如何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的目标、如何推动年轻教师科研团队建设、如何加强交叉学科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结合自身科研方向与科研经历提出了见解与建议。张宏建副书记、副校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汇报,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数据科学交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此次座谈会对于推动学校在多学科之间资源整合方面有很大的启发。校人才办专聘副主任李武华参加了座谈交流。(图文: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牛茜)

  • 【内网】社科院关于做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1年度验收工作和2022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6-23

    各有关单位:根据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以及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1年度验收和2022年度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2021年度验收工作为加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保证项目合同(任务书)的严肃性,请各项目承担单位(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和归口管理部门(即社会科学研究院)做好2021年3月已到期项目的验收管理工作,及时通知并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验收工作,具体要求如下。(一)验收时限及材料准备。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实施期满6个月内完成验收申请的提交。请项目承担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做好验收材料的审核工作,除项目合同书规定的成果形式外,还需提供科技报告、成果要报、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项目经费财务决算表和经费使用明细清单等材料。(二)项目验收流程。通过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s://pm.zjsti.gov.cn)填写验收申请表并上传相关验收材料。所有项目委托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组织验收,归口管理部门审核通过验收申请后,按提交时间先后安排验收,具体验收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三)其他有关要求。请各项目承担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做好验收管理工作。无特殊原因逾期6个月未提出验收申请,或提出验收申请后6个月内未完成验收工作的,终止项目实施,按验收不通过处理。科技项目管理系统适时记录项目承担(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执行情况,作为再次申报项目时的参考。二、关于2022年度申报工作2022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紧扣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目标,重点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谋划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全面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等方面进行应用对策研究,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政策与决策支撑。(一)关于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1.申报指南及资助标准重大项目以“揭榜挂帅”形式公开招标,资助金额20万元左右,拟立项20项左右。申报指南请详见附件1。2.申报要求重大项目面向省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具备相应研究条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机构公开招标,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鼓励支持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申报(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入库名单请详见附件4)。重大项目不受归口限额限制。3.申报截止时间我校个人网络申报截止时间2021年8月26日24时。学院审核截止时间2021年8月27日12时。4.课题研究要求自签订合同之日起,应在3个月内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要报。重大项目实施期从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二)关于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自由申报项目(以下简称“自由申报项目”)1.选题范围及资助标准自由申报项目区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具体选题范围请详见附件2。重点项目资助10万元左右,一般项目资助5万元左右,拟立项100项左右。2.申报要求各归口管理部门按限额申报数择优推荐(我校限额申报25项),鼓励年轻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省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具备相应研究条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机构。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一般项目申请人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硕士(含)以上学历。请各归口管理部门支持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申报。3.申报截止时间我校个人网络申报截止时间2021年8月26日24时。学院审核和报送电子版申报材料截止时间2021年8月27日12时。4.课题研究要求申请项目应紧扣选题范围,并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实践性,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立足浙江省情,提出有建设性、操作性的对策政策建议。自由申报项目的研究期限为2年,2022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从2022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申报程序1.网上申报具体方式为登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www.zjzwfw.gov.cn),服务地点切换为“浙江省”,部门服务中选择“省科技厅”,选择办事事项中的“省级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点击“在线办理”进行申报。系统申报开放时间为2021年8月5日。2.申报流程和材料要求(1)申请人通过网络提交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表、申请人及申报单位诚信承诺书签章扫描件、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其他附件。并将网络自动生成的申报材料电子文本提交给所在学院。(2)请各学院审核、汇总本单位的申请表(含可行性报告),并于2021年8月27日上午12:00前将本单位的申请表(含可行性报告)的电子文本、项目推荐汇总表(详见附件3)的电子文本发送至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的电子邮箱zdxulei@zju.edu.cn。(3)社会科学研究院根据省科技厅的相关要求组织校内评审工作,并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给各学院。(4)通过校内评审的项目,请项目申请人及时关注用户端口提示信息,以便及时修改、重新通过网上提交。(5)社会科学研究院下载项目推荐汇总表,并盖章后扫描上传系统。在申报阶段无需提交纸质材料。3.形式审查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各申报单位科研科需严格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做好择优推荐工作。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电子附件材料中应回避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组成人员的具体信息。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将提醒申报单位和项目申请人修正。请各申报单位和项目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后及时关注用户端口提示信息,以便及时修正。(四)有关要求1.申请人限项要求。项目申请人限报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人外,排名1-3位)不得超过2项(包括在研项目)。如申请人已主持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且未结题验收的,应当在通过结题验收后,方可申报2022年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申请课题要求。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题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表上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项目申请人同一年度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的,其申请的软科学项目将不予立项资助;项目申请人近两年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与申请的软科学项目属于同类主题或研究内容存在较高相似性的,原则上不予立项资助。 社会科学研究院联系人:科研管理部  徐蕾  0571-88981068  zdxulei@zju.edu.cn 项目验收联系人: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刘晨晓 0571-85214237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王少新 0571-87051064 项目申报联系人: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刘晨晓 0571-85214237  都康飞 0571-87051059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王少新 0571-87051064 附件1:重大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自由申报项目选题范围.docx附件3: 2022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推荐汇总表.docx附件4: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入库名单.docx 

  • 【内网】科研院转发关于开展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2021-06-23

    各相关学部、学院(系),各位老师: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原通知详见:https://www.zast.org.cn/art/2021/7/29/art_1673860_58948672.html。现将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推荐与评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在科技工作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男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我省工作满2年以上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推荐(提名)渠道(一)组织推荐1.单位推荐:浙江大学共5个推荐名额,理、工、农、医、信5个学部,每个学部限推荐1位候选人。其他单位推荐渠道详见附件32.省级学术团体推荐: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推荐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请注重推荐我省“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的青年科技人才。(二)专家提名1.提名规则全职在浙“两院”院士、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省特级专家2人以上可推荐候选人,且至少1名推荐人与被推荐人的专业学科相同。每位院士、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省特级专家推荐候选人不超过1名。2.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三、浙江大学推荐候选人材料报送要求(一)请有意向通过浙大推荐的老师,按照学部要求先上报至学部,待学部确定推荐人选后上网填报。(二)电子材料报送要求http://bmb.zju.edu.cn/218/list.htm下载“各类材料不涉密证明等用印审批表”,审批表走完流程后至保密办开具保密审查证明。(三)材料报送时间、方式请各候选人于9月2日12点前将上述书面材料报送至科研院成果部。四、联系方式联系人:金王平联系电话:0571-88981070E-mail:kyyjwp@zju.edu.cn纸质材料接收地址:紫金港校区东三126 系统使用技术支持电话:省科技服务中心陈昱好(0571-85107580、13758198542) 附件:1.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评选办法.pdf2.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推荐表.pdf3.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推荐名额数.pdf

  • 《统计学揭秘全球恐怖主义的七个秘密 Debunking Seven Terrorism Myths Using Statistics》 学术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

    2021-06-23

    2021年6月22日,Andre Python博士主讲的“统计学揭秘全球恐怖主义的七个秘密 Debunking Seven Terrorism Myths Using Statistics 学术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在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成功举办。该活动由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吸引了许多不同学院的师生前来聆听,其中不乏国际留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齐聚一堂,文、理、工多学科交叉激荡,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新主持新书发布会,介绍来宾并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他对本书做了简要介绍:《恐怖主义的七个秘密Debunking Seven Terrorism Myths Using Statistics 》是Andre受国际知名出版社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邀请而撰写,收录在美国统计协会与CSC联合出版的“科学与社会中的统计推理”系列丛书中。这本书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名字:全球恐怖主义的7个秘密,但这本书更像一本讲述空间统计学应用方法的入门工具书。如果你想找一本不枯燥的、像讲故事一样的空间统计学工具书,那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你很好奇如何用数字去揭露、甚至预测一种集体社会行为,那这本书又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这与传统的采用描述性语言、田野调查等方法阐释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截然不同。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张立新副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建伟高度评价了新书的价值和指导意义,讲座内容多学科交叉融合,十分有吸引力和高参与度。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建伟之后,Andre Python研究员向浙江大学图书馆郑重捐赠新书。统计学揭秘全球恐怖主义的七个秘密 Debunking Seven Terrorism Myths Using Statistics 新书捐赠仪式左: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Andre Python博士 右: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田稷  新书发布会仪式后,Andre Python博士结合本书做了学术报告,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结合具体案例和互动游戏,听众都表示受益匪浅,对讲座内容表示了高度肯定。讲座结束后,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徐仁军研究员、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部郑瑞博士对讲座进行了点评。独特的圆桌对话形式,给这本书的理解学习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角度。期待Andre Python博士能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学术研究成果。新书发布会现场现场互动附:部分出席嘉宾名单尹建伟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新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田   稷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孟卓贤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郑   瑞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部博士徐仁军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马   斌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 «
  • 1
  • 2
  • ...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