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讲座
    • 会议
    •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 最新通知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 最新通知
    • 培养计划
    • 招生信息
    • 课程资源
    •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 教师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 最新通知
    • 服务指南
    • 场地预约
    •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欢迎你, 老师 !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下设研究机构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讲座 会议 资源下载
  • 科学研究
    最新通知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教育教学
    最新通知 培养计划 招生信息 课程资源 研究生活动
  • 招聘信息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职员招聘
  • 综合服务
    最新通知 服务指南 场地预约 文件汇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通知

  • 通知公告
    • 最新通知
    • 科研通知
    • 教学通知
    • 公示
    • 综合服务
    • 其他
  1. 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最新通知
  • Understanding ensemble learning: Our first step

    2024-01-16
  • 【内网】关于开展 AI For Education 系列实证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1-11

    各学院(系)、有关单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AI For Education项目是本科生院为进一步推进浙江大学人工智能“AI+”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挖掘AI深度赋能教育教学的系列实证教学研究项目。一、内容指南主要聚焦研究方向如下:1. AI for 专业建设;2. AI for 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评价);3. AI for 科教、产教深度融合;4. AI for 思政建设;5. AI for 教学管理;二、申报对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等)运用于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或具有AI结合教育教学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的教师。三、申报方式申报项目经教师个人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由本科生院审核立项后开展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入围之日起一个长学期内完成,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两个长学期。项目立项后,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特别优秀的项目,可追加经费支持和滚动支持。四、项目验收需提供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具体案例(如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并提交结题报告。对于优秀的项目将通过《教育研究参考》上报学校作为决策参考。研究项目的相关内容将通过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和教师教学发展活动进行推广分享。五、申报方式请项目负责人于2024年2月4日(周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附件一)直接发送至yaosh18@zju.edu.cn。申报完成后,学校将组织评审,具体方式、时间另行通知。联 系 人: 姚  晟     宓旭峰     联系电话:88981122   88981160  附件一:AI For Education系列实证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docx本科生院   2024年1月11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举办 “第八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暨秦创原创新发展国际论坛”的通知

    2024-01-09

    各有关学院(系)、有关科研单位:    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陕西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主办,西安沃达丰会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暨秦创原创新发展国际论坛(简称陕西科创会)将于2024年4月18日-20日在西安举办。具体通知详见https://kjt.shaanxi.gov.cn/kjzx/tzgg/317086.html,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4月18—20日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活动主题科技引领 融合发展三、展览内容本届陕西科创会拟设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展区、国际科技合作展区、秦创原建设成效展区、重点产业链创新成果展区、能源科技创新展区、信息科技与智能制造展区、科技金融展区、高校科研机构展区,全面展示重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取得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成效。四、论坛内容本届秦创原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拟采用院士主旨报告、分论坛、特邀嘉宾演讲的形式,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企业家出席,围绕“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聚焦重点产业创新链,着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具有陕西特色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五、主要活动(一)巡馆仪式(二)开幕式(三)秦创原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四)西安丝路能源科技创新大会(五)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六)科技创新项目对接会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利用陕西科创会平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孙甲  18629151776                    电话:029-87550790 校科研院成果部:谭国珍  祝慧敏                电话:88981082                  邮箱:huiminz@zju.edu.cn附件:1、第八届陕西科创会报名表(高校).docx2、供给项目信息征集表docx.docx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1月5日

  • 【内网】科学技术研究院关于征集浙江大学“启真计划”2024年度重大需求建议的通知

    2024-01-09

    自然科学领域各学院(系)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我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进学科会聚与交叉融合发展,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现公开征集浙江大学“启真计划”2024年度重大需求建议。一、项目资助形式1.“启真计划”通过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约40-60万元。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2-3年。2.项目分为交叉研究重点项目和前沿研究重点项目两类。交叉研究重点项目聚焦单个一级学科不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侧重于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上研究的协同,多层次多尺度的耦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前沿研究重点项目关注基础研究前沿发展态势,鼓励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和各学科领域深度。二、项目资助领域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以解决多学科领域交叉共性难题为目标,在物质科学、量子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工程与综合交叉等方向,挑战人类未知领域,促进分科知识融通发展,力争提出新理论、作出新发现、开辟新领域、研制新仪器;2.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可望解决“卡脖子”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在集成电路、脑机融合、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加强基础研究源头供给,为未来颠覆性技术提供战略储备;3.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从解决事关长远发展的国计民生、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凝练科学问题,重点关注科学原理、问题、方法;4.围绕人民生命健康,在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精准医疗等重大问题上进行战略布局,会聚医学、药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三、重大需求建议征集方式及要求1.征集要求重大需求建议人应为我校具有自主创新潜质的全职在编在岗教师,原则上男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2周岁(即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鼓励各院系推荐优秀的女性科学家提出重大需求。作为项目负责人具有在研(项目结束时间在2024年1月1日及以后)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人员不能提交重大需求建议,建议人同时需符合“同一年度不得同时承担两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基本科研业务费相关限项规定。2.征集流程(1)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学院(系)限额推荐。请相关单位结合我校“双一流”建设任务和目标,围绕“启真计划”资助领域,切实做好重大需求建议推荐工作。建议人根据所提重大需求建议实际情况,填写交叉研究或前沿研究重点项目的《浙江大学“启真计划”重大需求建议书》(见附件),提交至学院(系)等单位。具体情况请联系各单位科研科。各学院(系)确认推荐后,相应建议书纸件及电子版材料请在1月16日(周二)中午12:00前统一交送。纸件建议书封面需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一份)交送至科研院基海部,电子版Word文件以“学院(系)-如xx学院-建议人-交叉研究/前沿研究”命名发送至kyyjcb@zju.edu.cn(联系人:熊家恒,电话88981126)。(2)相关校设研究机构及直属单位限额推荐。校设研究机构含:生命科学研究院、求是高等研究院、精密测量研究院、纳米院、双脑中心、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平衡建筑研究中心;直属单位含:海宁国际校区、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新农村研究院。以上单位分别组织重大需求建议推荐工作,每家单位限额推荐1项,申报人须是上述机构全职在编人员。相应建议书纸质件及电子版材料均由单位在1月15日(周一)中午12:00前报送至科研院科研平台管理部统一遴选推荐。纸质件建议书封面需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一份)交送至科研院科研平台管理部,电子版Word文件以“校设机构/直属单位-如xx中心-建议人-交叉研究/前沿研究”命名发送至kyyjdb@zju.edu.cn(联系人:翁群昊,电话:88981015)。3.遴选方式科研院将根据各单位报送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差额遴选。通过遴选的重大需求建议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熊家恒 林慧芳联系方式:88981126,kyyjcb@zju.edu.cn地址:紫金港校区东三教学楼123办公室 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1月8日1. 浙江大学“启真计划”项目重大需求建议书(交叉研究重点项目).doc2. 浙江大学“启真计划”项目重大需求建议书(前沿研究重点项目).doc

  • 【内网】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3年度教职工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结果公示

    2024-01-09

    经个人总结、单位考核评议,确定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3年度教职工师德考核、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名单、院级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公示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一、师德考核优秀人员Andre Python、苗晓晔、骆威、崔逸凡二、年度考核优秀人员Andre Python、崔逸凡三、院级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崔逸凡公示期:2024年1月9日至2024年1月15日。对以上公示如有异议,请向综合办反映。联系电话:88208268。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24年1月9日

  • On Large AI Model Efficiency

    2024-01-08
  • 【内网】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关于寒假春节期间相关安排和做好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通知

    2024-01-05

    浙大党办〔2024〕1号  纪委,各院级党委,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2024年寒假春节即将来临,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平稳安全有序,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春节寒假期间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寒假期间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时间安排1.2024年1月9日开始,全校停课考试。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考试通知、考试安排等有关工作。2.2024年1月19日开始学生寒假。2月23日起,本科生、研究生报到注册,春季入学博士新生报到;2月26日春学期开始上课。3.2024年1月22日至2月20日期间可安排全校教职工寒假轮休。2月21日起全体教职工按常规教学作息时间上班。在此期间,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要确保日常工作有序运转,各项业务正常办理。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相关时间安排根据学院教学日历另行制定。二、具体要求1.切实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放假前针对学校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学生宿舍、在建工程项目、后勤餐饮加工、危险化学品存放、特种设备等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健全雨雪冰冻、雾霾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机制,做好防灾避灾应急预案。要坚守安全红线,落实安全稳定网格责任,压实各岗位安全责任,细化安全工作措施,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假期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集中离校返校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安全教育;要强化校园巡逻防控,加强门卫值守。要完善值守应急联动机制,做好安全稳定工作预案,确保联络通畅、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严防假期发生校园安全事件,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2.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单位要根据寒假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好教学科研管理、安全生产、文化活动等各项工作;要做好教职工轮休安排,切实做到“人员到位、响应及时、联络通畅、办事顺畅”。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每周一和周四开放(法定假日不开放);图书馆主馆寒假期间每天开馆(8:30—22:30),基础馆、农医馆、古籍馆、方闻馆、玉泉分馆、西溪分馆、华家池分馆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8:30-17:30)开馆(法定假日不开馆);校医院照常接诊(2024年2月9日至12日只安排急诊),做好值班值守应急处置。3.暖心开展师生关爱活动。各单位要落实师生为本理念,暖服务、强保障,主动关心关爱师生,尤其是困难师生群体,要采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学院(系)、学园要全面排查、精准掌握留校学生情况,告知假期学生管理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好安全宣传教育,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做好关心慰问服务,并安排好留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科研和文体活动。4.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单位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开展作风督查工作,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切实将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动清廉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同向同行。要抓早抓小、厉行节俭、文明过节,务实高效地组织好寒假期间党团和工会等活动。5.严格落实假期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值班工作,安排好寒假轮休值班工作,并将值班人员安排在本单位网站首页公布。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值班工作部署,强化岗位责任,严肃值班纪律,严禁擅离职守,确保值班工作高效、有序、平稳。各单位值班领导假期要在岗带班;值班人员要熟悉值班业务,及时接听值班电话,值班电话应为固定座机电话,不得将值班电话呼叫转移到手机。寒假期间,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制度,确保联络通畅。按要求执行平安“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重要情况随时上报,紧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向学校总值班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理。学校总值班要通过电话检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抽查各单位值班情况。寒假期间学校设总值班室,值班地点:紫金港校区纳米楼223-4室,值班时间:全天,值班电话:0571-88981700。 附件:2024年寒假工作人员安排表                                          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2024年1月5日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1月5日印发 

  • 校工会关于举办2024年“迎新春”年货节活动的通知

    2024-01-04

    春节将至,为营造欢乐祥和喜迎新春的浓厚氛围,让教职工采购到物美价廉、质量可靠、品种丰富的年货,经研究,校工会将于1月中旬举办“迎新春”年货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24年1月16-18日10:00-17:00    二、活动地点紫金港校区体育馆北面和游泳馆南面中间场地    三、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王欣、雷振伟,88206085    四、年货节供应商       大北农集团大有和米业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网侠(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授权体验店麦德龙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金家渡商场杭州优机贸易有限公司杭州青柚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佳农实业有限公司杭州食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茶博士健康发展(杭州)有限公司桐乡新悦家纺有限公司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景东双福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景东茶缘居商贸有限公司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洱天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衢州山源农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年货节”现场,优惠多多!欢迎广大教职工前来选购。校工会2023年12月28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2024-01-04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申报。重点提示:学术活动的具体时间见附件,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项目申请人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ICTP”,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项目英文名称应与附件中列出的学术活动英文名称完全一致,并注明学术活动的SMR号码,如“SMR#3936 Joint ICTP-IAEA Fusion Energy School”。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4年2月27日12时。请有关学院及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项目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具体指南要求与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联系电话:88981080 吴尘奕 马莹莹 薛建龙邮箱:kyyjcb@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1月3日 附件: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1386.htm

  • 【内网】科研院转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的通知

    2024-01-02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根据《关于申报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3〕3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发布了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按通知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科研院联系人:畅 帅  88981083附件1: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http://www.cutech.edu.cn/detail/64-243附件2: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说明.docx附件3: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书.docx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12月29日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  根据《关于申报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3〕3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轨道交通、未来网络、网络空间安全、新一代信息系统领域),用以资助大学生团队开展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研究,提升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说明  1. 各团队依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说明》(附件1),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拟定具体项目。选题方向和申报条件需符合要求。  2. 该项目面向全国所有大专院校学生团队(包括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申请(每个团队教师不超过2名、学生不超过4名),指导教师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应是学生申请人所在学校正式聘用教师,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  3. 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基金分别提供5万元(2万元项目经费和3万元平台使用)和2万元(1万元项目经费和1万元平台使用)的资助。课题申请人无需向资助企业额外购买配套设备或软件。  4. 项目评审分初审与专家审核两个环节,具体内容详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说明》(附件1)。  5. 项目计划执行时间为2024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  6. 资助项目获得的知识产权由资助方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所有。  二、课题申请  1. 请各团队申请人按要求填写《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书》(附件2),并将签字盖章后的PDF扫描文件上传至申报系统:http://cxjj.cutech.edu.cn。  2. 书面材料一份,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803室,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信息化研究发展处张杰收。  3. 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  联系人:张杰  电话:010-62514689 邮箱:itip@cutech.edu.cn  2. 技术支持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人:陈云亮  电话:18064119508   附件:   附件1: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说明.docx   附件2: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书.docx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2023年12月19日

  • Partition, Power Sharing and Peace: A Spatial Analysis.

    2023-12-29
  • 【内网】科研院转发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2023-12-28

    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指南》,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申报。重点提示: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5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项目申请人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左侧“+”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右侧的“填写申请”,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FDCT项目(内地-澳门)”,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除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书外,申请人须将下列附件材料上传至申请书的“附件”栏中一并提交:1.申请人与澳门地区合作者签署的合作研究协议。2.澳门地区合作者提交给FDCT的申请书副本。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4年2月27日12时。请有关学院及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项目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具体指南要求与未尽事宜详见附件。联系电话:88981080 吴尘奕 马莹莹 薛建龙邮箱:kyyjcb@zju.edu.cn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12月28日附件: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1377.htm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教学楼 邮编:310058传真:0571-88981843 电话:0571-87951079 Email:kyy@zju.edu.cn 管理员登录

  • 【内网】关于2023年度教职工救助型医疗补助、二级医疗照顾人员医疗补助及省医保中心有关生育津贴申领等事项的通知

    2023-12-28

    各学院(系)、各部门:  根据浙大发【2017】3号文件、【2008】4号校长办公会议纪要以及省医保【2023】32号文件有关规定,2023年度教职工(指参加省级医疗保险的教职工,下同)各类医疗费补助和其他事项通知如下:一、救助型医疗补助      救助型医疗补助是2017年省医保新政策,是指参保人员重病治疗必须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及基本型医疗补助后剩余的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累计2万元以上至20万元(含)以下部分,补助比例为60%。我校教职工的此项补助由省医保中心代管。省医保中心将对参保人员2023年度经刷卡结算的医疗费用数据统一审核,教职工不用提交医疗费用材料。二、二级医疗(红本)照顾人员重大疾病补助(一)补助标准    二级医疗照顾人员按规定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基本型医疗补助及救助型医疗补助后,剩余个人承担部分,一个年度内,在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发生的自费医疗费超过2000元(正厅级60岁以上人员超过1000元)以上部分由学校补助95%(普通门诊费用除外)。其中,自费床位费按实际费用补助,最高补助50元/天。(二)补助方式申报补助时请携带二级医疗专用证历本(红本)、2023年住院和规定病种医疗费用票据、住院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写上手机号码),于2024年1月2日—2月29日工作日交到学校医保办,经学校医保办审核后,补助金打入本人工资银行卡。三、省医保中心年终有关通知(一)关于生育待遇申领1.2023年度生育津贴补发涉及相关省级参保单位2023年生育津贴计发基数上调的,省医保中心将对已申领生育津贴的女职工进行补发,具体补发人员名单与金额,最迟于2024年1月底前完成。我校将根据“生育津贴与工资不重复发放,待遇标准就高享受”的原则,对生育期间应发工资低于生育津贴的教职工予以补差。2023年的生育津贴补差预计2024年3月底前完成。2.生育津贴申领 申领渠道:(1)无感申领:女职工在生育住院前进行生育登记的,可在产后出院时实现生育津贴无感申领;(2)未进行生育登记的,仍通过原渠道申领(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点击“我要报销”选择“生育津贴支付”)提醒:(1)2023年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女职工请及时申领生育津贴津贴。最迟不超过产后或术后次年12月31日;(2)因2023年7月1日起我省统一实施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的影响,省级参保单位年度缴费工资申报期限变更延后,故2024年生育的女职工生育津贴申领将推迟至2月15日以后开放。(二)关于2023年度医疗费用报销符合省医保规定报销的自垫医疗费(包括急诊、异地就医未刷卡等),请于2023年12月31日前携带相关材料直接到省医保中心核报,12月份的发票顺延至2024 年1月31日之前核报。逾期不予报销。咨询电话:85112893、85115112、87995263。省医保中心地址:体育场路538号金祝大厦3楼。(三)关于“浙里惠民保”(西湖益联保)投保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在原省级参保职工可用历年账户本人及其近亲属购买西湖益联保的基础上,支持省级参保人员当年个人账户用于本人购买西湖益联保,即日起实行。学校医保办地址:紫金港纳米楼一楼行政服务办事大厅115室21号窗口,联系电话:88981591。浙江大学医疗保险办公室2023年12月25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省基金办关于预先征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项目申报指南建议的通知

    2023-12-27

    各有关院、系(校设机构),各相关老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工作要求,结合我省谋划新一轮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以下简称“联合基金”)的工作部署,为提前做好2025年度联合基金指南编制的准备工作,现就省基金办关于征集指南建议有关事项通知转发如下:  一、重点领域和方向面向我省三大科创高地战略领域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需求,围绕电子信息、人口与健康、生物与农业、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环境与生态等领域,聚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需求及瓶颈问题,结合《浙江省基础研究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梳理凝练其中的核心与关键科学问题,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科学支撑。二、征集要求请各院、系(校设机构)认真开展指南建议征集工作,组织相关领域理论基础好、研究能力强的科研人员,围绕重点领域和方向并按照项目实施期限4年等要求填报指南建议,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议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一般应具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面上项目或1项重点项目以上经历或同等水平,并符合2025年度国家基金委对项目申请人的申报资格和限项要求。(二)建议人在填报指南建议前,请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有关管理规定,了解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有关规定、要求、责任和资助范围等。(三)指南建议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1.科学性。应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具有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避免出现“开发”等非基础研究常用词汇;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强度为310万元/项左右)的申报要求,且不能与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已发布指南或已支持科研项目的内容重复。  2.规范性。应当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文字表述精炼,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字词重复、丢字错字等问题,并按附件的相关说明填写。每条指南建议研究方向只能选择一个最匹配的科学部和最新的国家基金二级学科代码。3.包容性。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避免出现指向性过于明显和竞争性不够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宽泛。        4.导向性。在具有一定包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浙江省的需求、优势和特色,面向全国有较强竞争力。5.安全性。须符合科研伦理、科技安全的相关要求,且不得含有保密的内容。6.请提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关内容的建议人,充分听取产业专家和企业专家意见,并须附省内潜在应用产业机构的推荐意见(见附件相关栏目)。(四)本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相关类型项目共同限项申请,限制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及其共同限项项目类型见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中的限项申请规定。(五)本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面向全国,鼓励我省依托单位与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较好研究条件的省内企业和省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共同解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三、征集时间及方式       请各院系科研科于2024年1月16日中午12:00前,将本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项目申报指南建议表》汇总(盖章版扫描件和Excel版本)通过电子邮件报送至kyyjcb@zju.edu.cn。 基金办联系人:叶璟,联系电话:0571-28170887      科研院联系人:覃莉茜 马莹莹,联系电话:0571-88981080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重点支持项目申报指南建议表.xls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12月27日

  • «
  • 1
  • 2
  • ...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 85
  • 86
  • »
扫一扫二维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0571-88208268    0571-88208302

  • 邮箱:cds@zju.edu.cn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校务服务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25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浙ICP备05074421号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