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网】国合处关于申请中美学者项目(China-U.S. Scholars Program, CUSP)的通知
2020-10-10各位在校师生:中美学者项目( China-U.S. Scholars Program,简称CUSP)是中美人文社科类交流奖学金项目,由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IIE)承办,面向2021-2022年度有意在美国高校及研究所从事人文、社科研究学习的中国学生、学者开放申请。资助期限为5-10个月,自2021年秋季起开始计算。更多信息请浏览CUSP项目网页:https://www.iie.org/CUSP。该项目面向我校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师生开放申请,报名截至2021年4月16日11:59(北京时间)。有意申报的师生请通过该链接进行线上申请:https://myapp.iie.org/apply/?sr=e9e8ab4d-3381-44ce-b4cd-3e5fffe782d3。联系人:曹露联系方式:0571-88981877,luchristiecao@zju.edu.cn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2021年3月17日
-
【内网】国合处关于申请2021年度浙江大学-悉尼大学国际合作基金的通知
2020-10-10浙江大学与悉尼大学共同设立国际合作基金(Partnership Collaboration Awards),支持双方团队开展以研究为核心的交流与合作,培育更高水平的合作项目与平台。该基金主要用于人员交流费用、联合办会费用等。现就2021年度国际合作基金面向全校教师征集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资助类别和额度本轮国际合作基金支持两类项目:1. 旗舰项目:仅限2018至2020年期间获得过两校国际合作基金资助且获得良好合作成效的团队申请,旨在打造更深层次的机制性合作平台。将优先考虑包含建立联合实验室/博士生联合培养/重大科研项目等合作内容的项目。2021年度将择优支持1-2个项目,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万人民币/项目。2. 种子项目:本类项目面向各学科领域开放,优先支持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合作研究。2018至2020年期间获得过两校国际合作基金资助的团队不得重复申请。2021年度将择优支持4-6个项目,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万人民币/项目。我校“全球链接的国际合作网络”2021年度各类专项经费,原则上不重复资助同一主申请人。二、项目周期项目执行期限为2021年。我方经费遵循“双一流”专项经费2021年执行周期和要求。三、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周三)北京时间17:00。四、申请方式两校合作团队需共同完成英文申请表,浙大方项目负责人请在申报截止时间前将电子版申请材料(含双方签字的申请表扫描件、Word格式的申请表、双方项目负责人英文简历)发送至国合处余老师:kailinyu@zju.edu.cn。具体要求详见附件。申报项目严格执行与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若涉及医学伦理问题,需提供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证明。五、遴选办法我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2020年4月中旬公布入选结果。 联系人:国合处 余凯琳联系方式:0571-88981834, kailinyu@zju.edu.cn 浙江大学-悉尼大学2021年度国际合作基金申请表(旗舰项目).docx浙江大学-悉尼大学2021年度国际合作基金申请表(种子项目).docx
-
关于2020年下半年全校综合性交叉学习的开课通知
2020-10-09各学院(系)、各有关单位:2020年下半年全校综合性交叉学习的网上选课已结束,根据选课结果,现将下半年开设课程的名称及上课时间、地点再次公布(详见附件1)。请已报名参加下半年综合性交叉学习的教师(名单详见附件2)互相转告,按时到课。请各学院(系)、各有关单位将此通知及时转发并通知相关人员。 人事处 2020年10月9日 附件1:2020年下半年综合性交叉学习课程表附件2:2020年下半年参加综合性交叉课程学习的教师名单
-
2021年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20-09-302021年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
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未来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青年科学家工作室项目征集公告
2020-09-30各有关院系,相关老师: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校企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未来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中心将充分发挥浙大生物医学领域的综合性优势,结合阿里巴巴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淀,紧抓生物与信息技术(BTIT)融合创新的重大契机,通过深度产学研合作,打造以癌症及其他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为核心的健康产业创新载体。按照框架协议,双方商定前瞻性布局设立青年科学家工作室项目,聚焦恶性肿瘤和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需求,融合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围绕临床治疗领域的一些难点展开攻关。现面向浙江大学校内,公开遴选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和优秀项目,力争在医学和生物学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范式。遴选信息如下:1. 坚持鼓励创新、择优支持的原则, 征集有较好研究基础、较强原始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2. 项目负责人同时未承担或参与其他阿里巴巴-浙江大学合作项目;3. 项目执行周期不超过一年,支持力度不超过40万云资源/年;4. 申请当年12月31日前,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5. 项目申请书交由中心及阿里巴巴双方联合评审通过后予以支持;6. 项目前期以“浙大云-阿里云”资源的形式提供支持,并与阿里巴巴建立合作联系。对于进展顺利可持续合作的项目,后期予以经费资助,具体资助力度由合作双方共同确定。7. 请提交申请书PDF版本至cj@zju.edu.cn(陈老师),并注明“阿里-浙大青年科学家项目”,此次的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6日。 联系人:陈俭老师,88208485,13093762253附件: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未来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青年科学家项目书.docx备注:阿里云介绍: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阿里云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aliyun.com浙大云介绍:在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下,浙江大学引入阿里云计算技术,在校内搭建私有云平台,与阿里公有云资源相结合,建设成浙江大学混合云平台“浙大云”,形成浙大本地加阿里公有云的无限资源池。浙大云以云服务的方式,为浙大校内信息化项目与科研团队提供计算于存储能力支持。浙大云建设一定规模的本地计算集群提供云服务,聚焦在本地的科研数据资源存储、基于科研数据的学科交叉分析等科研数据的价值融合上;基于浙江大学和阿里云之间铺设10GE的高速光纤,浙大云可利用无限容量的公有云作为弹性扩展,无缝使用阿里云上所提供的海量计算力。服务内容包括:医学图像处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新冠肺炎靶点研究、新冠病毒新型药物分子发现研究、流体力学计算、生物催化分子模拟、计算机视觉、AI安全、有限元计算、虚拟现实等方面。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cloud.zju.edu.cn/index.html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未来数字医疗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0-09-29
-
【内网】社科院关于申报2021年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的通知
2020-09-27各有关单位、老师:为切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及其与理工农医等学科之间的深化合作与交叉融合,着力解决学科前沿领域的关键学术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实践问题,实现学术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2021年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题范围申报项目的选题应为学科前沿领域的关键学术问题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实践问题,并涉及两个及以上不同学科(一级学科),且至少有一个文科学科(一级学科)。鼓励文理学科大交叉项目的申报。二、资助强度和立项数量项目资助额度为6万元/项,立项数量根据申报项目质量确定。三、申报要求1. 项目采用双负责人制。两位项目负责人须在不同一级学科,且至少有一位在文科学科(一级学科)。2.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为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学者,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研究积累。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未完成所承担交叉预研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新的项目。本年度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在研的老师不得再以负责人名义申报本项目。3. 已申报未立项的项目不得以未经修改的申报材料重新申报。4. 本次申报不设具体选题,申请者可自行拟定项目名称及研究内容。申请者按要求填写《申报书》,《申报书》文本要求简洁、规范、清晰,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明确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内容设计不宜过于宽泛,避免大而全。5. 项目完成时间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在二年内完成。6.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实施细则(试行)》(附件2)执行。 请各学院(系)科研科汇总申报材料,于3月29日(周一)前,将纸质《申报书》(附件1)一份交至社会科学研究院,电子版发至luxinchen@zju.edu.cn。 联系人:赵怡地址:紫金港校区西三B-212B电话:88981910邮箱:luxinchen@zju.edu.cn 社会科学研究院2021年3月15日 附件1: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申报书.doc附件2: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实施细则(试行).pdf
-
关于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调整班车运行的通知
2020-09-25根据《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浙大校办〔2019〕4号),结合《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关于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课程调整安排的通知》,经研究,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班车运行安排如下:一、9月27日(周日),按原周三班车时刻表运行;二、10月1日-3日、5日(周四至周六、周一),运行国庆、中秋节1号、2号班车(详见附件);三、10月4日(周日)、10月7日(周三),按原周日班车时刻表运行;四、10月6日(周二)、10月8日(周四),按原周六班车时刻表运行;五、10月10日(周六),按原周四班车时刻表运行。除以上班车,其他班车一律停开,请相互转告。班车乘坐实行上车前体温测量和“浙大通行码(蓝码)”检查,为确保班车准点发车,请提前候车。“浙大通行码(蓝码)”截图方式无效,请提前打开实时在线的“浙大通行码(蓝码)”以备检查。如测出体温异常,请配合司机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并立即就医。感谢广大教职工一直以来对学校班车服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有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联系电话:87951545(车队)。向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总务处 2020年9月24日
-
关于在10月份工资中调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的通知
2020-09-22根据浙江省和杭州市关于2020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规定,我校教职工2020年度各类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均已调整到位,其中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将在10月份工资中作调整,并清算2020年1-9月份的费用差额。特此通知,并请相互转告。 人事处 计划财务处 2020年9月21日
-
【内网】科研院转发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征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
2020-09-22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关于征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进行立项建议。请建议人认真阅读通告原文(链接见附件),严格按照通告要求,认真撰写立项领域建议书,确保符合建议人资格,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负责,于2021年4月13日前,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电子版申请材料提交到基金委专用邮箱(wugz@nsfc.gov.cnwangzh@nsfc.gov.cn),并抄送至科研院邮箱(new@zju.edu.cn)。 逾期提交或不符合基金委通告相关要求的建议将不予受理。 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科研院联系人:原鑫 张焕然 薛建龙 kyyjcb@zju.edu.cn 联系电话:88981080科学技术研究院 附件:关于征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9921.htm
-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关于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课程调整安排的通知
2020-09-22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各任课教师、各位同学:学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9〕16号),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制定了《浙江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为保证秋、冬学期均有8周教学时长,学校对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活动停课按停课天数进行了补全。现将2020-2021学年秋冬学期课程调整安排通知如下:一、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具体为:9月27日(周日)上10月7日(周三)的课;10月1日-3日(周四至周六)停课;10月4日(周日)上原周日的课;10月5日(周一)停课;10月6日(周二)补10月3日(周六)的课;10月7日(周三)上9月27日(周日)的课;10月8日(周四)上10月10日(周六)的课;10月10日(周六)上10月8日(周四)的课;11月9日(周一)补10月1日(周四)的课;11月10日(周二)补10月2日(周五)的课;11月11日(周三)补10月5日(周一)的课;11月12日(周四)补10月6日(周二)的课。说明:10月1-3日为国庆法定节假日,停课放假;10月4日为双休日(周日),原双休日(周日)有教学安排的继续上课;10月5日补中秋法定节假日,停课放假;10月6日补休双休日(周六),原双休日(周六)有教学安排的继续上课;10月7日与9月27日对调,调课、调休;10月8日与10月10日对调,调课、调休;11月9-12日补国庆节、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放假的课。二、秋季校运动会10月23日(周五)停课,安排在11月13日(周五)补课。三、学生节12月31日(周四)停课,安排在2021年1月18日(周一)补课。四、元旦2021年1月1日(周五)停课,安排在2021年1月19日(周二)补课。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2020年9月20日
-
科研院关于组织申报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2020年第一批课题的通知
2020-09-22各有关院系、各相关教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异构智能计算项目申请指南”和“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云衢科技项目申请指南”,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进行项目申报。项目申报说明:1.申请人须仔细阅读申请指南,按照指南详细填写申请书,填写不合要求的课题会按照格式不符合要求处理。2.请各课题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中手机和邮箱必须填写),加盖学校公章及签字后扫描上传至:http://cxjj.cutech.edu.cn(项目负责人自行注册账号上传);为方便评审,申请书扫描件请按以下命名规则命名:学校名称+申请人姓名。3.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签字盖章后的终版纸质申报材料请于10月29日前交至科研院紫金港校区东三-124办公室。4.课题的计划执行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可根据课题复杂程度适度延长执行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5.课题选题列表上的选题方向都不限定课题数量,但是如果存在内容重复的相似课题,专家组将根据课题组技术积累、课题方案、课题支撑条件等要素择优选择立项课题。6.如果以联合课题组的形式申请课题,需要列明不同学校单位的课题任务。7.课题申请人无需向支持企业额外购买配套设备或软件。具体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附件1: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异构智能计算项目申请指南附件2: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云衢科技项目申请指南附近3: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申请书(异构智能计算项目)附件4: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申请书(云衢科技项目)科研院联系人:李德付 lidefu@zju.edu.cn联系电话:88981083
-
相位恢复: 理论、模型与算法
2020-09-21 -
【内网】关于2020年下半年全校综合性交叉学习网上选课的通知
2020-09-21根据《浙江大学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浙大发人〔2005〕54号 )文件以及《教师综合性交叉学习培养计划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各学院(系)上报拟开设的全校综合性交叉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创新药物研发理论与实践》等7门课程为2020年下半年综合性交叉学习课程。请参加综合性交叉学习的教师注意以下选课事项:一、根据《浙江大学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的通知》(浙大人发[2020]32号)文件精神,申报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者,要求具有交叉学习进修的经历,其中申报正高职务者应完成三门交叉学习规定的课程。(附属医院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人员兼评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者,可不做要求)二、参加综合性交叉课程学习的教师,在3-5年内每人主修3门课程,并鼓励多选,其中有2门必须为跨学科门类的课程。希望理工农医学科类的教师与人文经管学科类的教师尽量互跨学科门类进行选课,通过交叉学习和交流,拓展学科思维,开阔学术和研究视野。三、综合性交叉课程的学习采取业余方式,为保证交叉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每人只任选1门课程,每门课程限选50人。四、网上选课时间为9月18日—9月28日。五、交叉课程网上选课方法(请点击查看)。六、开设课程(请点击课程名称查看每门课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授课时间地点安排等):1.《创新药物研发理论与实践》2.《心理学及其应用》3.《公共管理基础》4.《生命科学导论》5.《脑科学导论》6.《新闻与传播前沿》7.《中国历史文化专题》 联系电话:郝老师 88981024。选课技术问题请咨询晏老师:88981343。已选修的交叉课程成绩查询网址为:http://hrm.zju.edu.cn/,用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后点击“个人信息”进入“资格类信息”进行查询。 浙江大学人事处
-
预防诈骗紧急预警
2020-09-18近日,我校发生多起冒充QQ好友、冒充淘宝客服、兼职刷单、充值返利等形式的网络通讯诈骗案件。在冒充QQ好友的诈骗案件中,嫌疑人谎称同学或朋友遇事需要急用钱,取得受害人同情,并向受害人发送转账二维码,要求扫码转账,导致多名同学上当受骗。为保护师生财产安全,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安全保卫处特此提醒:一、不要轻易相信QQ或微信好友聊天内容,在添加陌生人好友前审慎甄别;二、在未核实对方身份信息的情形下,不要以任何形式向对方及其介绍、推荐的其他人转账汇款;三、一旦怀疑正在被实施诈骗或已经上当受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安全保卫处2020年9月17日